第三卷 将军百战碎铁衣 第五六章 辛文礼,新文礼?(第2/3页)

辛世雄咳嗽不停,冯智玳连忙为他捶打后背。他摆摆手,“盖马高原上,看似有百镇高句丽人,然则他们现在所要做的,必然是加固鸭绿江一线防御。所以,盖马高原外实内需,正可供贤侄驰骋。我记得,自鸭绿江一路至萨水,有无数军寨和田舍,想必也不会给你造成太大麻烦。虽则士气低落,但我相信,以贤侄之能,不需太久,自可令军中士气高涨……”

你善于打闷棍,搞袭击。

那么就继续下去吧……只要一两场胜仗下来,就可以恢复士气。

而这种战法,也正是郑言庆最为擅长的手段。原以为,辛世雄会看不上他之前的招数,没想到他竟然支持郑言庆继续袭掠下去。兵器没有,可以去抢;粮食没有,可以去抢;衣甲坐骑没有,也可以去抢……兵法有云: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芑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郑言庆心里顿时有了主意,轻轻点头道:“将军,小侄知道该怎么做了!”

辛世雄欣慰的笑了!

如果是在平时,他也未必会赞成郑言庆的这种做法。

但在这种时候,郑言庆的袭掠战术,无疑最为妥当。既然兵圣孙武早在近千年前就说过这番话语,为何不去使用呢?当土匪就当土匪,只要能获得胜利,任何手段,都可以施展出来。

“贤侄,我有一事相求,不知你可否答允?”

郑言庆顿时愕然。

左屯卫将军,那可是正三品的官职,也仅仅比屯卫大将军低一个级别。

自南北朝以来,历朝历代都压制武将的品级。隋朝的武将当中,就没有一品的品秩。正三品,已经极高。再往上,就是十二卫大将军衔。柱国将军,已经变成虚职,没有任何实权。

辛世雄,堂堂屯卫将军,又能求他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武散官,什么事情?

辛世雄说:“我一生戎马,膝下无子无女。

只有一个侄儿,如今为虹霓关守将,名叫辛文礼。他也是我辛家如今仅剩的男丁……贤侄若能活着回去,请代转告我那侄儿,我存在祖宅中的白牛玉带和一套唐猊宝铠,由他继承。我祖宅书房中,还有一册我这些年撰写的行军纪要,一并送与他。你告诉他,我辛家只剩他一人,还望他光耀门楣。遇事还需三思,不可太过狠辣……得饶人处,且饶人,切记,切记!”

郑言庆吃惊不小。

“将军,您这是……小侄定当竭尽全力,护送将军返回辽东。”

辛世雄咳嗽两声,“我自家事情,自家清楚。我这身子骨,能否撑到辽东,我心里很明白。

即便是回辽东,又能如何?

高句丽大败,总要有人承担责任。我就算活着回去,也难有好结果。我若死在高句丽,辛文礼或许还能封官拜爵。我如果回去,那他就要受到牵连。贤侄,这其中种种,你日后自知。”

郑言庆顿时哑然。

辛世雄说的没错。别看他这会儿精神抖擞,可实际上……

如果能直接穿过狼林山,返回辽东,那他还有可能撑住;可现在的情况,明显还要在高句丽逗留一段时间,没有药品,又没有良医。只靠一个军医,想要撑到辽东,恐怕非常困难。

而且,他说的也没错。

他若是死在高句丽,或许比活着回到国内,更好!

郑言庆深深吸一口气,“将军,小侄定当把你的这番话,传达给辛文礼将军。”

慢着,辛文礼?

这名字,为何听着如此耳熟!

说唐里面,似乎有一位大刀将,是叫新文礼?莫非此辛文礼,就是彼新文礼吗?既然如今有了紫面天王雄阔海,那隋唐第十一条好汉新文礼,似乎出现也很正常。郑言庆可是记得,裴元庆,可就是被新文礼设计杀死。新文礼,辛文礼……这是否有可能,就是同一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