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将军百战碎铁衣 第五五章 孝文之殇(第2/4页)

如今,他要死了!

郑言庆才发觉,窦孝文之前的重要。

“孝文,你放心……你母亲若我亲生之母,你兄弟就是我的兄弟,我断不会让她们再受委屈。”

窦孝文脸上带着笑容,慢慢闭上了眼睛。

郑言庆呆滞片刻,猛然把窦孝文的尸体,摆放在了马背上,牢牢系住。

他转过身,翻身上马,看了一眼谢科等人,“还愣着做什么,立刻出发,我们要赶上大家。”

谢科如梦方醒,连忙上马,随着郑言庆向狼林山深麓进发。

一路上,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谁也无心说话。大约走了数里地,郑言庆赶上了大队人马。

只是看大家的士气,让郑言庆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

十亭人马,折了四五亭。从狄逾岭离开时,八十三辆马车,如今只剩下五六辆。麦子仲把清点了一下人数,不足五百人。也就是说,小风口一战之后,郑言庆至少折了一半的兵马。

其中有不少人,是因为小风口火势凶猛,被堵在了山口外面。

郑言庆的脸色阴沉,命人堆起柴垛,将窦孝文的尸首焚化。反正在这深山老林里面,也无需担心高句丽人追过来。站在火堆前,当他把火把扔进柴垛的一刹那,心中不禁感到茫然。

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自己的意图,已经被高句丽人觉察。再想要遵循之前的计划,自狼林山出,渡鸭绿江,只怕困难重重。这倒还好,计划失败,就重新制定。最关键的,是残存下来的这些隋军,一个个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好像一群没有了灵魂的行尸走肉。带着这么一群人,又如何从高句丽人的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呢?

※※※

小风口一场血战,高句丽人斩杀隋军六百余人。

相对于之前的一场场战斗,这只是一次微不足道的胜利。可就是这样一场微不足道的胜利,却引得高句丽朝堂上下,欢呼雀跃。高元在得到消息后,竟忍不住抚案大笑,并大宴群臣。

“郑贼犯我疆土,肆虐半载。满朝文武,皆束手无策,唯乙支生胜之……实乃我高句丽之栋梁。”

高元立刻封乙支生为两江道大都督,兵部侍郎。

并下诏勉励,让乙支生再接再厉,务必要将郑言庆一支人马,彻底消灭在狼林山,断不可使其离开高句丽。

刚遭遇一场灾难的乙支家族,似因此而重获新生。

由此可见,郑言庆在平壤道肆虐半载,对高句丽所产生的危害,何其巨大。一位王子,两位军主,一名兵曹副将,一个新罗公主……此外,有超过五十个军寨遭遇袭击,六十七名兵曹被杀,遭遇洗掠的村庄田舍,更不计其数。迫使十余万高句丽百姓,不得不离开家园,逃入城中。

细算下来的话,郑言庆这百余人所造成的破坏,甚至被隋朝水军攻破平壤造成的破坏,还要巨大。

数月以来,平壤接到被袭击的消息,已经多不胜数。

如今,郑言庆在小风口遭遇伏击,而后逃入狼林山脉之中,对高句丽举国上下,都是一个巨大的喜讯。

乙支文德也非常高兴!

但同时,又有些莫名的担忧……

小风口大捷,说穿了只是郑言庆轻敌所致。

如今遭遇大败,那么郑言庆定然会更加谨慎,更难以琢磨。这支百人兵马,肆虐高句丽已经太久。如果让他们逃走,王室尊严何在?可是想要消灭他们……恐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隋朝皇帝撤兵之后,似乎并不打算罢手。

据中原传来消息,隋朝皇帝正重整旗鼓,蓄势待发。

按照时间来看,最迟在来年开春三四月间,隋朝大军定然会再次发动攻击。到那时候,内忧外患……所以,必须要在隋朝大军重新集结之前,消灭郑言庆这支兵马。而后集中全力,以抵御隋朝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