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弥勒净土血莲台 第十九章 黄口孺子言太平(第3/3页)

“三年不见,昔日小儿竟成长如斯?”

李渊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丝羡慕,一丝丝欣慰。

以至于长孙晟心中怀疑:莫非这郑言庆是李叔德的私生子,否则怎会是这种语气?

“不过,你别高兴太早。”

长孙晟连忙浇了一盆冷水:“薛收这篇《太平论》,让陛下不太高兴。前两日我伴驾时,陛下还和我说:两个黄口孺子,焉知天下大事,怎敢妄议‘太平’?”

李渊闻听,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你莫要紧张,陛下虽然不太高兴,但也不会对郑言庆他们不利。

而且陛下对郑言庆这句警言颇为赞赏,还说如果满朝文武能如此,他就可以放心了……

我估计啊,陛下暂时不会启用他们,甚至会压制他们一下。但将来,定能大用。”

李渊揉了揉面颊,“也是,他此时作《太平论》,只怕不太合适。

压制一下也好,也可以打打他的锐气。凭着一点才气,胡言乱语,难免会有祸事上身。”

也不知他说的是薛收,还是郑言庆。

反正李渊和长孙晟,心里都非常清楚……

“关于谣言一事,虽然毫无头绪,但我大致上已有了判断。据我所知,破野头家的少孙,也追求过裴翠云,为此还被麦子仲揍了一顿。我私下推断,此事应该和宇文成趾有关联……麦子仲不过是受了宇文成趾的挑唆,只是现在骑虎难下。”

“宇文成趾?”

李渊皱眉皱眉,轻声道:“那孩子我不喜欢。要说破野头家的几个孩子,我倒是更中意天宝将军。小小年纪,便能杀戈果决。年初对吐谷浑之战,若非这孩子斩将夺旗,只怕老薛也不会如此轻松的击溃伏允。只是跑了伏允,终究不美。”

“呵呵,那是老薛的事情,与咱们无关。我准备在此次鞠战之后,再收他为徒。”

李渊倒是能理解长孙晟的想法。

毕竟这个时候他站出来,宣布收郑言庆为徒的话,很容易卷入这新老权贵之争的漩涡当中。

鞠战结束,言庆胜了,收他为徒,顺理成章。

若是败了的话,收他为徒,也可以令他无需离开洛阳,反正结果如何,对郑言庆都有好处。难不成麦子仲还敢跑到这霹雳堂,让长孙晟把郑言庆赶走不成?

别说是麦子仲,只怕连麦铁杖也没这种胆量。

李渊放下了心事,和长孙晟闲聊了一会儿。看天色不早,李渊就准备起身告辞。

临出门的时候,长孙晟突然问道:“叔德,这郑言庆与你究竟什么关系?”

这一句话,却问的李渊张了张嘴巴,不知该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