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弥勒净土血莲台 第十三章 一匹马引发的……(第2/5页)

在年中借大将军梁伯隐贿赂一案,顺势罢黜了鱼俱罗的官职。

可即便是如此,在隋朝那些大臣的眼中,特别是权贵子弟的眼中,鱼俱罗绝对是偶像级的人物。怪不得麦子仲看见鱼俱罗,就好像老鼠看见猫一样,老老实实。

郑言庆挠挠头,催马出了建国门。

他此刻是满怀心事,却不知他离开洛阳之后,他与麦子仲之间的赌约,却迅速传开。

位于洛水北岸河畔的铜驼坊,也是长孙家名下的产业。

长孙这个姓氏,早在西汉时就已经出现。但此长孙并非彼长孙,洛阳城的长孙氏,源自于北魏皇族之后。当年魏孝文帝改汉姓,变拓跋为元姓,还有一支则变为长孙姓,意思是说王族长门的子孙。在后来编纂元氏志时,设立堂号为霹雳堂。

虽然长孙氏也是关陇集团中的一员,可比起其他关陇贵族,长孙氏的人丁并不兴旺。

北周年间,只出了一个长孙俭,在开皇初年担当过荆州总管。

到长孙晟这一辈儿的时候,人丁似乎比之早先更加稀薄。除了长孙晟之外,还有两个同族兄弟,以至于难以和其他权贵相提并论。

冬夜漫漫,酷寒难耐。

铜驼坊的一座大宅里,长孙晟在书房中看罢公文,轻轻咳嗽起来。

年初随杨广北巡,却不幸染上了风寒。长孙晟小时候曾得过一场病,以至于落下了气疾的毛病,也就是哮喘病。一旦操劳过度,这病症就容易发作。本来杨广还准备让他出任一郡太守,但考虑到太守的担子太重,于是中途改变了主意。

驻留洛阳,出任右屯卫大将军,一方面是出于对长孙晟的信任,同时也希望他好好休养。

毕竟洛阳如今是都城所在,虽无帝都之名,却有帝都之实。

名医汇聚,物品也非常丰富,将养起来倒是很方便。只是长孙晟是个闲不下来的主儿,即便是右屯卫大将军并没有太多事情,他还是会每晚工作到亥时以后。

收拾好公文,长孙晟起身准备出去。

书房门这时候被人推开,却见一个中年美妇牵着一个扎着三鬟髻的小丫头走进来。

那小丫头年纪大约在五六岁的样子,生的粉雕玉琢,活脱脱好像白瓷娃娃一样可爱。她一进屋,就挣脱了美妇人的手,张开手臂欢叫道:“爹爹,抱抱!”

“观音婢,爹爹忙了一天,很累……你莫要吵他。”

“不管不管,就是要爹爹抱!”

长孙晟清癯瘦削的面颊,露出一抹慈祥笑容。

他蹲下身子,把小丫头抱起来,然后用额头抵在小丫头的额头,引得小丫头咯咯直笑。

“夫人,怎么还没有休息?”

长孙晟抱着小丫头,在书案旁坐下来。

那中年美妇,正是长孙晟的夫人高氏。说起来,高氏还是北齐皇族之后,嫁给长孙晟,生有一子一女。长孙晟有三个儿子,长子长孙行布是前妻所出,也是最具长孙晟风范之人。只可惜,杨谅之乱的时候,长孙行布奉命镇守太原,城破而遇害。

次子长孙恒安,三子长孙行操,都是妾室所出。

本来,长孙行布战死之后,应该由小儿子,也就是高夫人所出长孙无忌来继承。

也不知长孙晟是出于什么考虑,却把长子的功勋,让给了妾室所出的次子长孙恒安,为鹰扬郎将。不过私下里,长孙晟还是更喜欢小女儿,也就是他怀中的小丫头,长孙无垢,乳名观音婢。

高夫人笑道:“晚上裴公爷的女儿淑英拉着我玩儿双陆棋,大半个晚上,刚回来。”

“哦,淑英妹子来洛阳了?什么时候?”

“前日傍晚……不过她没有怎么声张,今天也只是找了我与广平公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