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弥勒净土血莲台 第十章 流言(第2/5页)

出乎郑世安的意料,郑仁基对他的称呼,倒是显得颇为尊重,甚至听着很亲热。

他轻轻颔首,表示理解郑仁基的这番言语。

“这是父亲写来的书信,他的意思也是让我离开洛阳。

不过父亲在信中提到了您,要我务必请您一起回去……他说,想要和您见上一面。”

郑言庆闻听,心里蓦地一动。

有一种奇怪的直觉,郑大士要请郑世安回去,并不只是为了见上一面那么简单吧。

有心想替郑世安拒绝,但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而且,看郑世安那激动而焦躁的模样,郑言庆也清楚,他恐怕无法劝说郑世安拒绝。

郑世安连连点头,“大公子,那咱们何时动身?”

“当然是越快越好,天黑前咱们动身的话,前半夜之前就可以抵达偃师,最迟后日晌午,应该能回到荥阳。”

“那我立刻回去准备。”

郑世安拉着言庆的手,起身就要往外走。

郑言庆却突然停住了脚步,扭头疑惑的问道:“郑叔叔,世绩他也要去荥阳吗?”

“世绩的事情,有一点麻烦。”

郑仁基蹙眉回答道:“依着他父亲的想法,是想让他在洛阳就学,将来可以求取功名。我已经帮他疏通了关系,来年开春若能过了考试,就可以顺利就学。

我父亲的意思,也是希望能让世绩留在洛阳,毕竟在这里眼界能宽些,对他有好处。”

原来如此,看样子郑仁基已经拿定了主意。

可不知为什么,郑言庆总觉得有些古怪。但他又说不清,究竟什么地方有问题。

郑大士病危的事情应该不会有假!

这年头极重孝名,即便是郑仁基想耍什么花样,估计也不太敢拿这样一个名目出来。

“言庆,你就别回去了!”

“为什么?”

在回去的路上,郑世安突然庄重的说道:“李基先生不是来信说,为你找好了老师吗?大老爷这一病,估计一时半会儿的不会结束。你回荥阳的话,万一你那老师找上门来,而你又不在,岂不是错过了大好的机缘?你如今,求学为重。

大公子也说了,洛阳这地方眼界宽广,能历练人。

连徐世绩都要留下来,你更不能走……荥阳太小,我怕你回去,耽搁了你的前程。”

说起来,荥阳不算小。

在河洛地区,是除却了洛阳之外的第二大城市。

然则洛阳现在有成为都城的趋势,和荥阳之间的距离,只可能是越来越大。所以郑世安还是希望言庆能继续留在洛阳。按照他的想法,等回去见过了郑大士,他也要回来。

郑言庆不太乐意,可郑世安的态度却非常坚决。

回到竹园之后,他请王正留驻此地,可以照顾郑言庆。

然后就匆匆收拾了几件衣服,骑上了那头青驴,赶回洛阳城与郑仁基汇合一处。

正午时分,徐世绩骑着一匹马,带着自己的衣物过来。

“言庆,宏毅和大公子他们回去了,郑管家留下来照顾这边的产业。我想了想,觉得还是住在你这边比较好。下午郑管家还会送来一些书,是大公子留给你的。”

“留给我?”

郑言庆诧异的看着郑宏毅,心里不禁奇怪:我和郑家,何时有这么好的交情?

这年月的书籍,可是非常珍贵。

原因无他,这印刷术还处于雕版印刷的阶段,一册书籍的成本,非常昂贵,不是普通人能够买回家中收藏的东西。郑言庆倒是知道活字印刷术这个说法,但也只是隐隐约约的了解了一个大致情况。好像活字印刷术是用泥烧成‘字’?可具体如何操作,如何成型,他还真就说不上来。这是个概念,但需要合适的机会和场合传播出去。否则的话,谁又会在意他一个刚满十岁的小孩子,信口雌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