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补天裂 第四章 光阴 (三 下)(第2/3页)

“您老参加考试之前,会有专人来为您老登记名姓。您老届时一定记得把自己的履历介绍清楚。最好把参加过哪场大战,立过什么功劳,都逐一罗列出来。”见马跃如此好说话,田姓国字脸立刻起了帮助他的念头,笑着叮嘱。

“此话怎讲?”马跃立刻接过话茬,笑着追问。

“嗨,我也是瞎琢磨出来的。我刚到这里的时候,曾经亲眼看到两名品级跟您差不多的将军,还没等参加考试,就被王节度的人给礼聘了去。据说就是因为他们过去在哥舒翰大将军麾下打过仗,有切切实实的战功!”国字脸抿了口酒,笑着向马跃介绍。

几个人中,数他在驿馆里边住得时间最久。差不多两个月之前就到了,却不幸恰恰赶上安西军与孙孝哲部拉锯,所以才把考试的事情给耽搁了下来。

“那么说,也不一定是每个人都需要参加考试了?!”马跃刚刚缓和的心情又突然变差,皱着眉头问道。

“不一定,但要有过硬的资历。朝廷给的官衔和名号不算!即便是现任官员,节度使大人也未必肯买账。”田姓国字脸这两个月来没机会为国出力,倒是把此间的掌故听了满耳朵。此刻难得有人询问,立刻如竹筒倒豆子般一倾而尽。“前段时间,据说有两个人模狗样的家伙,是奉了灵武那边的差遣,前来走马上任的郡守。结果一样被丢到驿馆里边,跟我一道等待考核。最后他们怕考不过去丢人,就自己卷铺盖滚蛋了!”

“休得胡言。节度使大人当时不在,是底下小吏自作主张,胡乱安排,才惹出了一场误会!”涉及到朝廷的颜面,沈姓美髯公立刻又跳了起来,大声驳斥。

“你当时又不在场!”国字脸耸耸肩,冷笑着回敬。

眼看着二人又要起冲突,大伙赶紧出言劝解。好不容易将二人安抚下来,却又看见做东的马将军铁青着脸,举起酒盏一杯杯喝个不停。

“马将军别跟他们一般见识。这两个家伙就这德行,一会儿不打架就浑身痒痒!”唯恐得罪了这位金主,待会儿没人付账,孙姓读书人拱拱手,笑着代大伙赔罪。

“不妨!有什么说什么,才是真性情!”马跃笑着摇头,憔悴的脸上再度浮起一缕苦笑。

最近一个多月跟在房琯身后,他听到过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秘辛。因此丝毫不奇怪王洵如何折辱两个灵武方面派下来的郡守。说实话,此时此刻,王洵不是唯一这样做的地方大员,也不是做得最出格的一个。在河西与陇右各地,甚至连兵马使、屯田使一级的要害职位,朝廷都已经插不上手了。这类职位一旦出现了空缺,大权在握的节度使们或者直接安排自己的亲信充任,或者将朝廷派来的官员找借口驱逐、击杀。灵武那边得到消息,唯一能做的,也只是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而已。

不但节度使们没把灵武朝廷放在眼里,即便皇亲国戚们,也各自有各自的打算。躲在蜀中的老皇帝虽然勉强接受了儿子夺权的事实,避位为太上皇。手脚却一直没怎么闲着,通过各种办法,牢牢地控制住了长江以南的税赋。而几个原本就对太子不甚服气的王爷们,也暗中各展身手。其中最为强悍的是永王李磷,居然打着平叛的名号,出巡江淮。沿途将几个倾向灵武的刺史、太守直接斩杀,根本没念半点儿手足亲情。

“将军大人是哪里人?先前于何处高就?”见马跃始终郁郁寡欢,孙姓读书人举了举酒盏,笑着寻找新话头。

“安定。做过一任团练头目而已!”马跃不想将自己的过往向外透漏太多,犹豫了一下,简略地敷衍。

一个团练头目,过去的履历自然不可能太辉煌。所以众书生也无法给他更多建议。马跃自己也不需要别人指点,又问了一些自己关心的事项,便装作不胜酒力,提前结账退出了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