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天净沙 第六章 雪夜 (二 下)(第2/4页)

除了猎猎旌旗和争鸣角鼓之外,队伍中没有一点儿其他杂音。从南到北,四个整整齐齐的方阵,缓缓地向马场压了过来。每个方阵人数都在千许上下,四个方阵加在一起不过是四千出头。却如同一片乌云,刹那遮断了天地间所有颜色。

见到此景,群雄相顾失色。虽然不是所有人事先都认定,王洵没任何可能将一群被驯服了的奴隶重新变成勇士。然而,却没有一个城主、国主曾经想到,一旦奴隶们心中的自尊再度觉醒,居然会焕发出这般强大的战意。

当日与俱车鼻施决战,王洵麾下不过才两千余众,其中真正发挥作用的,只有区区数百。但仅仅凭着这数百人,他便将俱车鼻施的两万兵马,打得抱头鼠窜。如今其麾下汇集了四千铁军,放眼药刹水两岸,还有谁堪敌手?!

后悔、畏惧、羡慕、嫉妒,当即,诸侯们心里百味陈杂。正在他们呆呆发愣间,只见唐军的队伍中,又跑出一名高头大汉,冲着马场中挥动了几下令旗,大声喊道,“使节大人有令,请各位盟友在马场的寨墙内观摩校阅,不要太靠前,以免发生误伤!”

即便没有这句话,众诸侯也不愿靠上去去领教大唐将士的虎威,更何况某些诸侯此刻心中还敲着小鼓。当即乱纷纷地答应一声,直接将战马向后拉,直到离开营墙三丈左右距离,确信即便坐骑受惊,也不可能跃出去引起唐军的误会了,才稳住心神,继续观看外边的动静。

转眼之间,四队唐军已经来到营墙之外,在二十丈左右的距离上站定,重新整队,聚合为一个大方阵。长槊手在前,骑射手居中,轻甲兵位列于第三梯队。在队伍最后,则由两百跳下马背的陌刀手,组成了一个铁三角。将王洵护在三角形阵列正后方中央处,一匹纯白色的骆驼脊背上。

队伍整理好之后,整个军阵便陷入了沉寂。将士们都不说话,纷纷端坐在马鞍上,一个个将脊背挺得笔直。

野外的北风甚冷,夹着积雪的湿气,一股股钻入铠甲的缝隙。将马场内的诸侯们冻得直缩脖颈。再看外边的大唐将士,虽然没有那道寨墙挡风,却个个都气定神闲。仿佛根本感觉不到天地间的寒意般。

光是这份令行禁止的军容,已经让很多诸侯心折不已了。要知道,这野外的天气可比不得城内,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光是风就能把人吹僵掉。可外边的大唐天使王洵却一点儿也不体谅麾下士卒的苦处,只是抬着头,静静地观看天空中的云卷云舒。直到把诸侯们都冻得几乎要跳下坐骑来了,才忽然淡淡地问了一句,“什么时辰了?演武可以开始了么?”

“启禀将军,末时已到,将士整装待发!”陌刀队附近,立刻跑上前一名骑将,冲着王洵抱了抱拳,大声回应。

“那就开始!”王洵笑着一挥令旗,大声喝令。

“演武开始!”万俟玉薤带着众亲卫扯开嗓子,大声重复。“开始——”“开始——”“开始——”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随着雷鸣般的号角,军阵猛然一动。正前方,三长槊手蜂拥而出,奔跑中,彼此之间拉开半丈左右距离,前后排之间错偏一匹马的空档,潮水般,向不远处的一片树林涌去。

他们一边跑一边调整马速,先慢后快,待接近树林半丈左右,已经如同风驰电掣。第一排骑兵迅速撞入,手中长槊径直刺向距离自己最近的树干。随即,口中发出一声大喝,弃槊,抽刀,甩动胳膊,没入激起的雪烟当中。

整座树林就像被雷劈中了一般,颤抖着,轰鸣着,腾起一团团白色的烟尘。第二排骑兵追随这第一排骑兵的脚步驰入,突刺、弃槊、拔刀、横扫,所有动作如行云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