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长安醉 第六章 惊蛰 (二 下)(第3/3页)

“对!”捕头如梦方醒,定了定神,立刻换上了副笑脸,“小兄弟,小兄弟,别着急,别着急。咱们长安县衙门,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绝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你,你能不能先把弩箭放下,咱们有话慢慢商量!”

“报名!”王洵确认此人就是正主儿,干脆直接用弩箭瞄准了他的脑门。“别啰嗦,先报上名来。你们几个,别乱动。想死的,就从我身边绕绕看!”

一百多名差役,如果同时扑上的话,十个王洵也早放翻了。可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事实上却没人愿意做那个唯一的箭靶子。在冰冷的箭锋威逼之下,已经打算迂回包抄的几个衙役们慌乱地退了回来。惹得远处野地里看热闹的百姓们一阵哄笑。

“奶奶的,老子的人都让你们给丢尽了!”捕头大人被现实气得直翻白眼。无奈之下,只好又退后数步,一边尽量避开王洵手中的伏波弩,一边笑着说道:“我,我乃长安县捕头贾季邻,小兄弟可否报一下名姓,说不定咱们还能交个朋友!”

王洵微微一笑,陡然提高了声音,冲着周围喊道:“在下坐不更名,行不改姓,姓孔,名有方!今天路见几个蒙面歹徒袭击路人,不得已,拔刀而斩之。弄死了两个,还有一个,好像还剩下半口气!”

他已经认定长安县这帮差役对自己没安什么好心,所以鼓足了中气,把每个字都说得清清楚楚。躲在远处看热闹的百姓本来就痛恨差役们一上来不分青红皂白胡乱抓人,此刻听见了王洵的话,立刻毫不怀疑地全盘接受。胆小的暗暗摇头,胆大的则拍起巴掌,大声附和:“好,杀得好。大白天用黑布蒙着脸的家伙,肯定不是好人!”

长安县捕头贾季邻又惊又怒,想要强带着众差役把“孔有方”拿下,又怕没等抓到人,自己喉咙上先挨一弩。蒙着脸的三个家伙他都认识,虽然身手差了点儿,也不至于死在一个普通路人手中。很显然,眼前这个名叫“孔有方”的少年武艺高强,随便收拾掉自己十几名属下估计不会成什么问题。

想到这儿,他额头上禁不住汗珠滚滚。公事公办,肯定不行。颠倒黑白,力有不逮。偏偏头顶上的太阳越升越高,官道上往来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光是平头百姓纷纷驻足,有几辆朱漆和铜装马车也被堵在了路上,车的主人拉开帘子,向对峙的双方探头张望。

“头,偷偷用弓箭结果了他!”先前给贾季邻支招的衙役再度开口,抛出一条绝户计,“抓紧时间,趁着他还没把刺客脸上的蒙面扯掉!”

是故意没扯,留几分余地吧!贾季邻眼前突然有灵光一闪。只要刺客的身份没暴露,这件事就有被对付过去的希望。只可惜,这个聪明的少年必须去死。否则,京师里要死的就是几百号。

再度偷偷将身体向后缩回数尺,贾季邻将脑袋躲在属下的背后,打手势示意几个心腹准备羽箭。随即,又探出半个头颅来,大声高喊:“放下弩箭,束手就擒,本官一定给你个公道。否则的话,休怪本官对你不客气!”

喊罢,他把手向后一招,就准备命人给王洵来个万箭穿身。就在这个当口,耳畔却突然响起了一声炸雷,“住手!老子倒是要看看,谁敢对老子的人不客气!”

“啊!”不光贾季邻被断喝声吓了一跳,其他捕快们也都吓得松开弓箭,纷纷向声音来源处抬头张望。只见数名飞龙禁卫,在一名疤瘌脸军官的带领下,风驰电掣般杀了过来。马背上,所有飞龙禁卫双臂平端,每人手里,都是一具上好了弦的骑弩。

注1:太极殿,李隆基做太子时所居,当皇帝后,成为其处理国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