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征虏大将军(第2/4页)

二人的话轻飘飘的,但却非常有力气,对得起背后给自己送钱的人,同时李邦华是内阁中东林党一脉,与周延儒交好,打击了李邦华,便是间接打击周延儒,这个魏藻德与陈演共同的敌人!

内阁首辅周延儒在旁边叹气,见皇帝冷冷目光已经投来,他知道自己必须作出决断了。

李邦华之策显然不可行,谁知道将王斗召来京师任国公,这中间会出什么事?王斗不来怎么办?或是别的事呢?

如有出事,最终倒霉的还是自己这个首辅,相反,陈新甲的策略就不错,让王斗跑得远远的,附合各方心意,就算日后王斗出事,也是日后的事,眼前总能挺过。

而且封赏之议已经几天了,该做决断了,否则自己这个内阁首辅,在皇帝心中就有无能的印象。

最近他还一大堆破事,如近期周延儒自恃取得皇帝与各派信任支持,奏请削弱厂卫缉事之权,虽然此举邀获众誉,但却让厂卫怨恨上了他,着意刺探阴事,各方群起而攻之,周延儒焦头烂额,实是分身乏术。

便镇之以静吧,朝廷不能冒这个风险,让王斗将注意力朝向北塞更好。

想到这里,周延儒道:“臣觉陈新甲之策可行。”

吏部尚书郑三俊、户部尚书倪元璐叹了口气,也道:“臣附议。”

刑部尚书刘泽深、工部尚书苑景文道:“臣同附议!”

礼部尚书傅淑训道:“哦……臣听皇上的。”

李邦华只觉愤懑之气充盈体内,似乎五脏六腑都要烧成焦炭,他差点要猛咳出血,最后又强自忍住,他深深拜伏在地,高声道:“臣,一心只为大明,恳请陛下圣心独裁!”

周延儒等人也一齐跪倒在地,皆道:“请陛下圣心独裁!”

崇祯帝来回踱步,越走越快,最后猛地停住,他高声道:“拟旨!”

立时一值守太监出列,崇祯帝冷冷道:“永宁侯斗,攻略塞外,大功于国,可封其为征虏大将军,充,安北都护府大都护,加其回太子太保,仍为永宁侯爵……闻永宁侯斗,有妾纪氏,贤良有德,可为一品夫人,荫子锦衣卫指挥佥事……应征虏大将军之请,靖边军忠勇营后营副将韩朝,北征有功,可为镇朔将军,充,宣府镇总兵官!”

“……闻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老成历练,办事实心,可为钦差大臣,即日出京传旨,并充任安北都护府副都护,行监军之职!”

阁内鸦雀无声,皇帝一系列雷霆决定,让众人惊呆了,王斗终于封上了“大将军”,与徐达、李文忠、常遇春等人相比肩,明中叶来,只有麻贵封备倭大将军,仇鸾封平虏大将军,这荣耀无以复加了。

甚至连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都将送到王斗那,让他消气还是什么,想必就算闻听阁内之事,王斗也不会有什么针对不满。

一系列惊雷实是让人震动,便是闻听皇帝赏王斗妾室,此举不合礼制,各人也忘了说什么,而且皇帝口中那种刺骨的寒意,也让众人不敢多说话。

他们还看向跪在地上呆若木鸡的李邦华,孤单凄凉,口中喃喃不知说着什么,似乎是“臣尊旨……”,不约而同的,众大臣都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堂堂一内阁大臣……

崇祯帝圣旨不断,靖边军,宣大三镇很多人都有封赏,但却似乎将王朴给忘了,只不痛不痒的褒奖几句,赏了他一百两银子,没的就没有了。

李邦华捧着圣旨出去了,崇祯帝一直目光冰冷的看着他,直到李邦华人影消失不见后,他眼眸才闪动一下,内中浮起一丝悲凉。

……

接下来阁内安静,君臣以最快速度解决这些日积累的杂事,各下旨训斥打了败仗的吴三桂与左良玉,各贬官数级,令他们戴罪立功自赎,不过仍为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