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畜场、剿匪大军回(第2/3页)

“小人私下听闻,大人有意给治下军户每户分牛一头,小人认为,以每户人家五十田亩计,如一家圈养耕牛一头,其实负担困难,这耕牛与马匹一样,可不好养,小人建议每三户或四户给牛一头足可。”

王斗奇道:“耕牛不好养?”

赖满成笑道:“那看大人是要善养还是滥养了。”

他道:“说起这养牛,可是大有学问。先说这牛舍,平日按期打扫,勤出牛粪,勤展垫草不说,还需常常刷拭牛体,早晚两次,不可疏漏。特别夏日炎热,这牛栏通风清爽必不可少。在冬日时,还需将牛牵到室外,取舍背风朝阳之地,让牛边采食边晒太阳,如此耕牛才会壮实。”

“在饲养上,平日干草秸秆不说,耕牛役使时,豆糠饼类更是不可缺少,饮水也有讲究,每天最少饮五次水,还得清水,最好放入适量食盐。如耕牛冬日饮水,还需供给温水,加入食盐与豆末……”

他滔滔不绝,王斗听得目瞪口呆,这是养牛还是侍候祖宗?他皱了皱眉:“有这么麻烦吗?”

赖满成笑道:“所以小的说大人是要善养还是滥养,如要耕牛壮实,便需如此。乡夫愚妇无知,他们喂养的耕牛瘦弱不堪,便是喂养不当之故。有些百姓虽然明白道理,却是有心无力,养牛所需资财颇多,普通人家,根本供养不起。”

王斗沉吟起来,依赖满成说的话,自己如将耕牛分给军户百姓,他们恐怕有照料不周之嫌,也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赖满成道:“不但如此,大人一千数百头耕牛在手,等于是一个大宝藏啊。”

“大人试想,一千数百头耕牛有近半为母牛,它们诞下小牛,大人一年至少增加牛数五百头。那耕牛一年大半时日不需耕种,每年可配种一次,那小牛长为壮牛不过五年,数年下来,大人恐有数千头耕牛存栏,到时小的还要询问大人,可有耕牛出卖了。”

说到这里,赖满成嘻嘻笑起来。

被赖满成这样一提醒,王斗记得舜乡堡耕牛这两年似乎有诞下一些小牛,不过自己事务繁忙,竟忘了母牛会繁殖小牛这个道理,手下将官多为武人,除了打就是杀,谁会去管母牛会不会生小牛?他看了赖满成一眼,这人不错,不会为了多赚钱怂恿自己买牛,他对赖满成的评价更高了一层。

同时王斗更想起舜乡堡的猪羊骡马,那猪羊每年可繁殖两次,猪每次可以繁殖近十头,羊每次可以繁殖六只,自己原有猪羊一千多头,大猪大羊是吃了不少,不过似乎这两年也繁殖了不少的小猪小羊,等它们成长起来,也是个可观的数目。还有骡马,自己在舜乡堡有五百多匹,马的生长期同样为五年,五年之后,自己的骡马也会增加不少。

想到这里,他已经起了开设畜场,集体喂养牛羊马匹的念头,保安州这个地方林业资源优越,往西南过去,多高山草甸。此时保安州当地人称五福山、西灵山、东灵山等地方,便多优良草场,自己大可在那些地方设立畜场牧场。

王斗看了赖满成一眼,道:“赖兄弟对畜牧这么在行,不若你过来为我管理畜牧牛场吧。”

赖满成双手乱摇道:“别,别。”

他苦笑道:“大人,小的平日贩卖牛马,所以说起这道理可以头头是道,若让小的亲自饲弄,不如杀了小的。”

他想了半天,道:“我手下倒有几个伙计不错,可以过来为大人做牛倌马倌。”

很快的,王斗招来州城管屯官张贵,舜乡堡防守官林道符,与他们商议在保安州西南设立诸多畜场牧场之事……

……

崇祯十年四月中,清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攻铁山皮岛,副将金日观统将及士卒与清兵激战七昼夜,最后皮岛陷落,金日观等人尽数战死。闰四月,大旱,久祈不雨,崇祯帝下责臣罪己诏。五月初,清封降将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忠顺王,这便是三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