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卷 四海平 第十二节 目光的极致(第2/3页)

车子是云欢开到颜家的,在将姐姐送到颜家之后,他只短暂的停留了不长时间,然后就开着车子不知道去了那里,直到半夜才醉醺醺的回到家,至于车子,是被五匹马拉着拖回来的,送云欢回来的小子们见楚国公一脸怒容站在大门前,根本就没敢靠近,远远地施礼之后就跑了。

今年的槐花开的繁盛,云烨就坐在槐树下饮酒,单鹰回来了,知道他嫁了闺女心情不好,坐在对面默默地陪着他。

等到云烨的心情稍微好些,单鹰喝了一口酒说:“我看到李象出现在独孤谋家里了,不是一两次,很频繁,超越了一般人的关系。”

“不奇怪,独孤谋想抢个先手,争取李象了,希望能掌握承乾之后局面,他准备的很早啊,可惜弄错人了,在陛下将扶上马送一程这一行为规定成祖训之后,承乾就绝对不会将年长得子孙立为皇储的,只会从三个年纪幼小的孩子中间选择,独孤谋不知道陛下将要立祖训的事情,所以才会将希望放在李象的身上。

长孙冲估计是知道的,皇后娘娘可能提醒过他,现在我们就坐下来看独孤谋的好戏吧,等到承乾真正的成为皇帝之后,就会宣布立储,到时候,不知道独孤谋会不会和李象一起造反,这些年李象活动的非常的频繁,确实拉拢了一批人,盯着看就是了,翻不起大浪的。”

单鹰现在非常的喜欢出花生,尤其是炒熟之后的带壳花生,将桌子上的花生全部归拢到袖子里之后,就去找无舌了,他不喜欢听云烨讲述朝堂上的事情,只要听到就会想方设法的离开。

云烨抓抓头发,单鹰不许孩子入仕的家规很混账啊,大丫很希望有一个孩子能够进入玉山书院读书,然后正大光明的出仕,但是单鹰在这一点上顽固的厉害,别的事情对大丫几乎是百依百顺,唯独这件事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大丫跟自己这个当兄长的已经抱怨过无数次了。而单鹰的立场从未改变过,只要提起,他就会说:“响马的子孙去当官,这是笑话!”

说起来很怪,云烨前世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虽说来到大唐被磨练的差不多了,他还是发现无论高高在上的勋贵,还是底下的百姓,想法其实都差不多,酒色财气同样会影响到他们,他们的智慧也不见得比别人高出多少,唯一比百姓开阔的就是眼界。

眼界这东西是后天形成的,不是天生的,云烨就想不明白,已经被培养了这么久的李象,怎么不论如何改变,如何学习,到了现在依旧还是一个看不清前途的蠢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样他都干了,除了培养出他更多的野心之外,好像没有多少的进步,或许是他太在乎那个皇位了。

李治事件结束之后,宗人府对于皇族监管,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管是远在吴地的李恪,还是蜀中的李黯,亦或齐州的李佑,哪一个不是把尾巴夹得紧紧的做人,他们或许可以奢靡,可以荒淫,但是绝对不会主动去威胁皇权,安分守己,无所作为才是藩王最大的本分。

他凭什么认为都水监和宗人府就会漏掉他,云家都有皇帝的探子存在,这一点云烨很早以前就知道了,但是他从来没有去追查过,因为不知道会是谁,查出来才是大麻烦,有时候难得糊涂也是一种活人的道理。

从来没有听说过有那个勋贵之家查出皇帝密探的事情,云烨在皇城活了这么久,一件都没有听说过,在这个事情上,不管是长孙无忌,还是云烨,亦或是别的勋贵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闭嘴。

九百天孝期早就过了,云烨固执的把时间延长到三年,一下子就招来满世界的赞叹,一丝杂音都没有,孝道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无比的,不过云烨也不像以前那样一步不出家门,而是开始去书院教书,书院能教高等数学的先生实在是少的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