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我爱我家 第六十一节 驾驭(第2/3页)

他的心都在滴血,那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啊,说拆掉就拆掉,没有一丝的犹豫,也没有半点的不舍,杀伐果决之极,而这颗苦果却只有他魏征来咽下去了。

云家没有要挟谁,就是遵循朝廷的倡议回归农桑不做买卖了,算是洗心革面了,可是巨大的市场需求由谁来填补?皇家的几座半死不活的窑洞就烧不出多少和用的水泥,现在每个城关的守将都知道水泥好用,又好用的东西谁会再去用石头和糯米来加固城墙?

军方把粮草的供需又堆在了兵部,云家的复合军粮没有了,一下子回复了原来的传统,本来云家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拒绝军方,无奈满朝文官看中了云家的这份买卖,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不可告人的交易,接连上了无数弹章。要求云家退出,一个国家的要害不能握在一个家族手里,那怕这个家族只有一个男丁,李二同意了这份弹章,只要求云家接受检查,想着以云家做事的风格,不可能出漏子,只是为了堵那些文官的嘴而已。结果云家借口什么卫生条件不合格,主动向兵部请罪,被喜笑颜开的兵部尚书杜如晦罚了两千贯钱就此了事。

云家剩下的事情就做的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们连夜拆掉了作坊,等官员们发现时,原来的作坊已经变成了谷场,上面堆满了麦草。云家没本事照料好大军的吃喝,这回能全身而退,全是朝堂大佬从轻发落的结果,云烨带着礼物专门去拜谢了,苦笑连连的杜如晦。

云家不做生意了,这是云烨在面对李二询问时说的话,这些日子深受各位重臣的教诲,明白了无奸不商的道理,差点带坏了大唐的百姓,为此极度的不安,还好,时日尚短,百姓受云家毒害不深,还有挽救的余地,所以云家决定捐出一万贯钱在长安多建立几座学堂,以赎罪业,为云家的后代积一点福萌。

“观音婢,云烨这回做事的方法不像是他的为人,抽身抽的干净利落,没有辩解一句,也没有向你我求情,原来朕以为他至少会做一番抗争,说不定还回反击一下,朕很想看到这件事情最后的发展结果到底如何,不管好坏,都会给朕带来启发和教训,没想到他玩了一招釜底抽薪,不知道这是他以退为进的策略,还是他心灰意冷想彻底借机抽身?朕知道他进宫和你说了一下午的话,都说些什么?”

只要是云烨的事情,李二总会征求长孙的意见,毕竟长孙更加的熟悉云烨,而云烨对长孙似乎有一种孺慕之情,这点李二看得很清楚,这也是他总是对云烨大戒小惩的原因之所在,对于这种感情,李二很欣慰,至少说明云烨绝对不会对皇家不利,从他尽心的帮助太子成长,尽心的管教自己的其他四个孩子,把自己的定位放在一个兄长的位置上,现在看来成效斐然。

有几次,李二甚至动了把云烨收为义子的想法,想想云家只有他一根独苗,就算了,否则一旦收为义子,云烨只好叫李烨了。

长孙把怀里的兕子轻轻放在摇篮里,边推边小声的说:“云烨让妾身准备一些钱财,数额很大,说是有一个计划要运作,但是不肯告诉妾身,威胁他也不行,只说是要好好教训一下那些蠢货,不知道他说的蠢货都是谁,太子那里也接到筹钱的信,妾身觉得这回,朝堂上的文官算是把他彻底惹毛了,妾身不管朝堂上的事情,您也不必告诉我,妾身就准备些钱财,好好地把皇宫库藏弄得满一些,别像以前似得空荡荡的可以饿死老鼠。”

“他把所有的作坊全都拆掉了,这是何故?”李二想想朝堂上没有什么空子可以让云烨钻的,也就不关心这些粗枝大叶,有皇后监管云烨足矣。

“我听太子说,这些作坊的拆迁早就在计划中了,云烨想要逐步改造的,谁知道朝堂上又起了风波,所以干脆一次性拆除,免得将来麻烦。这件事妾身是早就知道的,这是内府和云家,何家早就商量好的,有文本存在的,那时候妾身刚刚生产,内府是由太子掌管的,他们做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