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燕云王(第3/4页)

但是,当时的宋徽宗还没有反应过来,只是感觉很气恼,毕竟这刚一进家门,自己的子民就向自己扔石头,还打伤了自己的爱子,试问什么皇帝受过这种待遇。

一直等到他入住皇宫后,这才发现有些不对劲了,先是何灌发现宫内的侍卫全部换了,而且根本就不听他这个殿帅的指挥,旋即就去告诉太子,当时就把赵桓给吓坏了,不知所措呀。

还没有等宋徽宗歇口气,前脚刚刚踏入殿内,这奏章就呈上来了,而且是一道接着一道,清一色的要求宋徽宗退位,不仅如此,那满朝文武也已经进宫来,说是满朝文武,其实就是赵楷一手提拔上来的人,这些人在宋徽宗的统治下,一直得不到赏识,但是赵楷却给予了他们权力,他们当然一心向着赵楷,跪倒在殿外,请求宋徽宗传位赵楷。

而这时候,赵楷却对外宣传自己头有伤,床都下不了,躲在府里是怎么也不出门,外面更加是禁卫森严。

宋徽宗这才感觉大事不妙,立刻召集蔡京等人进宫,这三王子摆明就是要逼宫呀,这可如何是好啊?

这回京的首次会议,没有商量出办法来,蔡京等人只是让宋徽宗不要着急,且看看再说,其实他们个个心里都打着一副算盘,因为他们现在谁也不敢轻易得罪赵楷了。

然而,这还是刚刚开始,在秦桧的暗中安排下,太学院开始上奏章,批判宋徽宗逃跑、议和。说什么,这敌人都还没有打来,你就抛弃了你子民,独自逃跑,而且,你还不顾我们的死活,派人去跟金国议和,既然你们已经抛弃了我们,那我们也就不是你的子民,我们只承认三殿下,不会承认你了。

这一下,百姓们似乎找到了组织,也彻底爆发出来了,在太学院的领导下,数万百姓去到了朝阳门,跪在国旗下面,请求宋徽宗传位赵楷。

这事情越闹越大,眼看就要一发不可收拾了。

京城官、民、兵都统一战线了,蔡攸、梁师成等人知道大势已去,他们在入城的当日就已经察觉到了上了赵楷的当,但是如今禁军全部被赵楷掌握着,而童贯又领兵去了北边,他们纵使手段再了得,也是无可奈何了。

他们开始为自己打算了,他们都是聪明人啊,知道赵楷即位是迟早的事了,问题是赵楷即位后,会怎么去对待他们这些旧臣,与其垂死挣扎,还不如在赵楷未即位前,先去讨好赵楷,至于什么皇上,他们早就扔到一边了,于是蔡攸、梁师成就偷偷跑去找赵楷,他们二人与赵楷关系一直都不错。

一直不肯露面的赵楷,这一次竟然接见了他们二人,这让他们觉得很有希望,于是就很隐晦的表示,我们愿意劝皇上退位给你。

赵楷也隐晦的表示了,如果我能即位,你们还是不会变动的。在他和李奇设计的计划当中,如果是在没有必要发生兵变的情况下,最好是找一个宋徽宗身边的宠臣,去开这个口,蔡攸、梁师成肯定就是最好的对象。

这让蔡攸、梁师成二人恨不得是对赵楷掏心掏肺呀!当天晚上,他们就去找宋徽宗,说什么大势已去,百姓、士兵、臣子都不听你的了,也都不承认你了,万一百姓没有了耐心,发生哗变、或者兵变的话,那可就不好了,你何不模仿那唐高祖,传位赵楷,自己做太上皇,这样也体面一些。

但是,李邦彦等太子的亲臣就坚决反对宋徽宗退位,要传位也是要传位太子,他们跟赵楷可是恩怨深的很呀,这赵楷要是即位了,他们能有好下场么。

这也是当初为什么李奇不敢懂脑筋让赵楷直接即位的主要原因,那时候可不比现在,那时候都是太子握权,朝中都是他的人,这些人跟赵楷又是死对头呀,尤其是李邦彦、童贯等人,如果李奇当时就提议让赵楷即位的话,且不说赵桓会不会答应,李邦彦、童贯,哪怕是梁师成都不可能会答应,假如一定要选一个人即位,哪怕赵桓不愿意,李邦彦他们背也要将赵桓背上龙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