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盐马之争(第3/5页)

赵桓点点头道:“经济使说的不错,众所周知,在我国西北一代,包括东京、西京都是行销山西解池的池盐,而解盐的收入也是西北等地财政的重要来源,你们的青白盐若是全部销往我国的话,那么我们的解盐怎么办?”

这都是老话题了,该说的前人都已经说烂了,也分析透了,李察尔也明白宋朝为何这么做,但是你若不开盐路,那这加强贸易从何谈起啊。道:“殿下,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西夏每年从你们大宋买进的货物远高于你们购买我西夏的货物,即便你们解除禁盐,那我们所赚的也不及你们一半,而且我们只需要每年入中青盐十万斛,你们乃是中原大国,何必斤斤计较了。”

赵桓道:“这跟中原大国无关,每个国家的国情都不一样,你们的盐在我大宋卖多少,朝廷就得损失多少,你们何不直接问我们要钱得了。”

说的真好,看不出太子还挺有做生意的头脑吗。李奇心中暗笑,其实他也明白,赵桓如此坚决,就是怕他松这口,由此可见,这盐是多么的重要。

但是李察尔可也不是善茬,他可是做足的功夫,笑道:“可是殿下你有没有想过,为何你们百姓会喜欢我们的盐,因为我们的够便宜,换而言之,若是贵国肯解禁盐的话,那贵国百姓必定是最大的受益者,你们百姓受益,不就是整个大宋受益么,这不正是双赢的局面吗。”

赵桓听得眉头一皱,这话可真不好回答,因为李察尔说的一点没错,宋朝廷为了增加国库收入,在这盐上面可是下足了功夫,不禁贵,还得收税,种种加在一起,那价钱高的真是离谱,说是最赚钱的买卖,那也无可厚非,百姓单单就在这方面,也不知道被朝廷剥削了多少,说来说去,最受罪的还是百姓,所以,百姓们都非常青睐西夏那廉价的青白俩盐。

看来是时候该我出马了。李奇突然呵呵道:“王爷此言差矣。不错,你们的青白盐的确是便宜,但是,这不是我们大宋必需品,我们随时可以根据我们的政策调节盐价,但是一旦贵国的盐进来了,那么我们对本国盐的调控就大大的减弱了,殿下方才那句话说的非常不错,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再说直白一点,你们的西夏的决策权是掌握在百姓手中的吗?”

言下之意,就是百姓无权做主,做主的都是朝中那些大臣,而那些大臣还得靠盐敛财的,他们怎么可能会允许你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跑来抢他们的钱。

恁地直白的话,倒是让李察尔无计可施,他这番话对那些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伪君子或许还有些用的,但是放在李奇面前,那简直是不堪一击,他也知道李奇做买卖都做成精了,对付李奇不能从局部买卖去下手,还得从全局出发,笑道:“既然如此,经济使为何又要提出加强我们二国的贸易,若是这盐都不能卖,那这贸易我真不知道从何谈起了。”

赵桓算是听明白了,这厮来此还就是为了盐而来的。

李奇哈哈一笑,站起身来,双手一张,道:“王爷勿要着急,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有一句口头禅,就是世上只有做不成的媒,没有做不成的买卖,买卖这东西只会产生一种结果,那就是利润,哪怕这一笔买卖只能赚一文钱,双方都可以掰开来分。”

李察尔点点头道:“你说的非常有道理,但是我却听糊涂了。”

李奇呵呵道:“我要想说的很简单,那就是,我们能从这笔买卖中获得什么。这买卖讲究的是你情我愿,假如我明知这买卖要亏钱,我还屁颠屁颠的跑去跟你做,那这就不是做买卖了,那就是施舍了,殿下说的很有道理,你不如直接问我们要钱,给你钱还能算份人情。”

李察尔微微皱眉,他知道李奇是在讨价还价,但是他又不知道李奇究竟想要的是什么,索性就问题扔给对方,道:“既然经济使说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买卖,那不知要怎样,这笔买卖才能做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