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2章.旌旗未卷 第9节(第3/3页)

“但南阳的仗马上就要打了。”张郃说道,“子龙,你应该立即书奏陛下,请陛下放缓攻击节奏,不要把所有的军队都带到南阳战场上,宁可分批投入,丧失一些攻击机会,也不要急于求成,再遭败绩,免得全军覆没,拱手丢掉中原。”

“这些事我们不要插手。玉石、贾诩、傅干、王凌诸位大人都在小天子身边,我们想得到的,他们自然也会想到。”赵云说道,“现在长安没有军队,长公主和小天子也不在,不会有人叛乱,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静观时局发展,竭尽全力先帮助小天子打赢这一仗。”

赵云召集大臣们于未央宫前殿集议,宣布了天子圣旨。朝堂上鸦雀无声,没有任何人说话,气氛显得非常怪异。

散朝之后,大臣们三三两两赶到尚书台拜见赵云,这些大臣都是赵云新近征拜入朝的官吏,出于对赵云的感激和自身利益的关心,他们主动给赵云分析形势,献计献策。

王朗、华歆等人认为,在目前这种状况下,打南阳只能做做样子,给小天子立威就可以了,解决危机的关键还是长安,还是缓和长安各方矛盾,合理调整各方既得利益,确保长安稳定。为此,他们建议赵云主动和张燕、杨凤等黄巾系大臣改善关系,联手压制丞相,乘着小天子在中原建立行台的机会,削弱丞相的权力,对新政中不合理的制度该改的改,该废除的废除。

董昭、刘翊等大臣的办法更彻底。他们认为长安的尚书台现在就是一个空架子,有名无权,朝政其实还是被丞相李玮牢牢控制着,他们建议赵云直接修改官制,把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首的三公九卿制直接改为以“太尉、司徒、司空”为首的三公九卿制,改“丞相”为“司徒”,把李玮手上的权力拦腰砍掉一半,权重尚书台。这种办法既能得到晋阳的支持,也能得到天子行台的支持,更能得到长安门阀世家和商贾富豪们的支持,而长安形势也随即稳住了,一举多得。

赵云虚心受教,感激不已,把他们一一送出未央宫。

半夜时分,赵云离开皇宫回府,中途换车乘马,悄悄赶到了丞相府。

“你今天和太尉大人谈过了?”赵云看到李玮后,一句寒暄的话都没有,首先问了一句。

“谈过了。”李玮笑道,“我还去看了栖之(杨凤),他的伤势正在恢复,开春后估计就能上战场了。”

“子泰(田畴)呢?他还在这里吗?”

“走了。”李玮一边和赵云走在回廊上,一边低声笑道,“麴忠和徐陵一直在甄府等他,这些有钱人脾气大,不能太怠慢。子泰看你迟迟不来,只好先走了。”

赵云从怀里拿出一份书信递了过去,“这是彦才(傅干)的书信,你看看。”

李玮匆匆扫了一眼,然后问道:“可有晋阳的消息?”

“还是一样,大将军依旧很危险。”赵云皱眉不展。

“襄楷、华陀、张机三位大师都在,还有十几位名医、方士,为什么就是不能治好?”李玮气得骂了起来,“不管我们怎么干,前提是大将军必须活着,否则局势肯定失控。”

赵云停下脚步,神色凝重地望着李玮,“太尉大人执意要走?”

“对,他要去晋阳,马上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