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1章.长河落日 第39节(第2/6页)

杨凤一直担心长安和关中的安危。如果武都战事久拖不决,军队留在陇南无法回京,谁敢担保长安不会出事?他毫不犹豫,当即答应下来。

十月中,朝廷下旨,同意赵云和杨凤的奏请,让杨凤率南军返京。前武都太守韦端、叛军大将关羽等人随同赶往长安。朝廷命令镇军将军华雄领武都太守,镇守武都郡。

赵云、颜良、司马懿、魏延等人随即率军急赴阳平关前线。

阳平关(今陕西省勉县武侯镇莲水村)。

阳平关又叫白马城,建于本朝初年,是汉中西面的门户,也是巴蜀通往关中的北端并沿,雄踞于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陇的陈仓道口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此关隘北依秦岭,南临沔水(今汉江)和巴山,西隔咸河与走马岭遥遥相对。沔水南北两岸的定军山、天荡山与其互为犄角,进可攻,退可守,可谓极天下之至险一地。

汉中太守杨松站在关隘上,极目远眺河谷里的北疆军大营,神情凝重,忧虑不安。

杨昂等一帮守将站在他的四周,低声笑谈,眉宇间并没有多少忧惧之色。益州有三大险隘,阳平、江关和白水,阳平关居首。凭此雄关抵挡北疆军,万无一失。

“大哥,张任的军队就在走马岭上。”杨昂指着对面的山岭说道,“他在兴城关守了一天,在西亭守了两天,然后一口气跑到了这里。遵照大哥的吩咐,我没有开关,让他直接渡河赶到走马岭,驻守山寨。”

“山寨里的粮食军械能支撑多长时间?”杨松问道。

“至少三个月。”杨昂说道,“马岭山寨里一直驻有一部人马,屯有一年的粮食。张任率军进寨后,我们的人马就撤了回来。如果北疆军先攻走马岭,张任也无需担心,因为很快就要下雪了,北疆军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杨松点点头。杨昂接着转身手指关隘南部和北部的两座大山,“张英带着军队守在定军山,袁约带着军队守在天荡山。北疆军只要攻打关隘,必遭四面围攻。”

“北疆军有攻击迹象吗?”

“还没有。”杨昂笑道,“昨天文丑、王当带着一队人马赶到关下,四处转了一圈,然后打马走了,估计是无计可施。”

“不要大意。”杨松警告道,“当年张鲁攻打汉中,太守苏固大人就是太过轻敌。先丢了走马岭,结果让张鲁破了阳平关,牢牢控制了咸河一线,其后张鲁南渡沔水占领定军山,北面又夺取了天荡山,轻松占据了河阳城,全取汉中。这是前车之鉴,你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啊。”

“汉中丢了,巴蜀又能守多久?”杨昂满不在乎地说道,“张任要想守住巴蜀,保住刘璋,就要死守走马岭。另外……”他四下看看,凑近杨松小心翼翼地低声问道,“你不是说,你打算……北面还没有消息?”

“北疆军现在连战连胜,又击败了刘备,势如破竹。这个时候……”杨松摇摇头,“要想确保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现在就要忍耐,谁能忍到最后,谁就赢了。你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要死死掌握在自己手上。”

刘备的大军悄无声息地越过了大山,出现在沔阳城外,前来迎接他的不是刘雄,而是申耽本人。

“杨松到阳平关去了。大人只要在沔阳围杀了杨松,则汉中唾手可得。”申耽兴奋地说道,“天赐良机,天赐良机啊。大人带来了多少军队?”

“山道难行,一百多里路,我们竟然走了五天。”刘备无奈地摇摇头,“目前这里只有三千精锐,还有一万多人正在三十里外翻越悬崖,估计至少还要一天时间才能赶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