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1章.长河落日 第29节(第3/5页)

一部分颖汝士人痛心疾首之余,开始秘密筹划应对之策。

长安朝廷的实力极其强劲,豫州又处在南北对峙的前沿,只要长安的军队呼啸而下,豫州首当其冲,所有官吏都会成为刀下亡魂,一个都跑不掉。当务之急是即刻联系长安,商议献城归顺一事。刚刚回到汝南平舆老家的许靖随即成为秘谋的主要筹划者,并打算秘密出使长安。

部分颖汝士人要背叛的消息很快泄漏,袁谭大怒,带人捕杀。但袁谭身边的亲信官吏就有背叛者,他们很快把秘谋泄漏的事情通报了许靖。许靖连夜逃遁。

许靖的运气非常好,当时钟繇正好赶到了颖川。两人碰面之后,听说豫州很多官吏要献城归顺,钟繇又惊又喜,连夜派人秘密赶到豫州拜会陈国相何夔,商议具体计策。

何夔是豫州陈国人,其祖父何熙是孝安皇帝朝的车骑将军,其叔父何衡是孝桓皇帝朝的尚书,后遭到奸阉陷害成为党人,宗族皆被禁锢不得为官。天下大乱后,其避乱于淮河以南,闻名于江淮之间。袁术到扬州后屡次征辟,他都拒绝出仕,后来干脆逃到山里去了。袁术大为恼怒。何夔的姑姑是袁术堂兄,前山阳太守袁遗的母亲,两家有姻亲关系,袁术不好做得太绝,只好作罢,随他逍遥去了。

袁绍死于洛阳大战后,天下震惊,社稷岌岌可危。这时何夔在袁谭的征辟下,出仕陈国相,帮助袁谭戍守豫州。谁知仅仅过了一年,襄阳朝廷竟然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分封诸侯,公然践踏皇权,分裂大汉。

何夔无法容忍。他和许靖一样,都是属于那种脑袋不开窍的人,虽然经历了党锢之祸,经历了十几年的乱世,但在他们心中,皇权凛然不可侵犯,是保证大汉长治久安的根基。襄阳朝廷和一帮大臣们的“先进思想”他们接受不了。分封之制不但会导致社稷分裂,更会给社稷带来可怕的战祸。这种“振兴社稷”的策略其实就是亡国之策,远比奸阉、董卓这些奸佞的祸国之举尤甚百倍千倍。

一直以来,反倒是被称之为乱臣贼子的李弘死死抱着皇权不放,甚至在名义上恢复五等爵位制的建议都被他坚决否决了。两下比较,谁在维护社稷,谁在中兴大汉,不言而喻。

何夔断然决定献城归顺。但屯兵颖州的是王当,他不可能信任豫州这帮士人,所以何夔求助于许靖。但许靖名头太大,许阀和袁阀之间又一直仇怨甚深,袁谭一直盯着他。许靖很快暴露,不得不逃向颖川避难。幸运的是,钟繇及时来到了颖川,并给予了他和同谋者全部的信任。

“我这次到陈国去秘密拜会何夔,就是议定最后的起事之策。”许靖说道,“何夔已经布置好了一切,就等我们出兵了。但由于此事泄漏过早,袁谭已经有所察觉,所以此计必须尽快实施,免得夜长梦多,被袁谭发现,功亏一篑。”

彭烈沉思半晌,突然仰头狂笑,接着手指许靖,上气不接下气地问道:“许先生,我凭什么相信你?”

许靖苦笑,他的确没有办法取信于彭烈。而钟繇之所以相信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彼此都是颖汝士人,都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信得过就是信得过,不需要任何理由。然而,钟繇信任他们没有用,即使现在钟繇手握颖川军政大权,可以奉旨调动十几万大军,但钟繇如果无法得到军中将领的拥护和信任,这个仗就没法打。此仗一旦打败了,何夔和所有参加此次秘密起事的颖汝士人都会人头落地。

钟繇陷入了困境。

从目前形势来看,大将军力荐钟繇指挥荆、豫战场,决策是正确的,钟繇可以得到颖汝士人的帮助,取得意想不到的胜利。而如果让王当留在颖川,显然不可能得到这样的战机。但钟繇统帅大军最大的问题是,他无法得到军中将领的信任,即使他得到了战机,也很难把握住战机,很难把战机迅速转化为一场接一场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