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1章.长河落日 第28节(第3/6页)

司马袁霸。袁霸是前司徒袁滂的儿子,太常丞袁涣的弟弟,豫州名士。

主薄杜袭。杜袭是颖川定陵人,经学世家,颖川大儒。

参军事凉茂、国渊。凉茂是山阳昌邑人,曾在蔡邕的丞相府内出任掾属,兖州名士。国渊是冀州乐安人,郑玄大师的弟子,河北名士。

刺奸荀蕴。荀蕴是前司空、大儒荀爽之子,颖川大儒。

王当奉旨调离后,钟繇同时又兼领颖川太守一职,所以他手下还有一帮文官僚属。

治中从事陈谌。陈湛是前太常陈纪的弟弟,廷尉卿陈群的叔父,颖川大儒。

别驾从事杜畿。杜畿是京兆杜陵人,其祖上杜周是孝武皇帝的御史大夫,杜延年是孝宣皇帝朝的御史大夫,其家是关中高门世族,声名显赫,关中名士。

功曹从事管宁。管宁是北海人,曾任本朝侍御史,因谋刺天子案受到牵连被免职。青州名士。

五官掾张承。张承是河内人,宗正卿张范的弟弟,早在孝灵皇帝朝就是伊阙都尉了,后一直在丞相府出任东曹掾。蔡邕被罢职后,其辞官归家。关洛名士。

督邮钟演。这位大人是钟繇的弟弟,颖川大儒。

主记室掾韩暨。韩暨是南阳人,属于颖川韩氏门阀,早年就是名闻颖汝一带的大儒了。

彭烈、雷重、孙鸾、宋宪、蒙思等人随着钟繇的介绍,一个个头晕目眩,感觉自己就象走进了太学一样,举目都是当今名士大儒。看样子这位钟大人为了打赢这一仗,当真是不惜代价下了血本了,其府内的军政大吏无不都是当代声名显赫之辈。

宋宪的感觉最为强烈。他在许昌领军的时候,王当正在颖川主将军政。当时府内人才凋零,王当很狼狈,不得不数次上书朝廷,请求代为征辟。可见其在颖川的窘境。相反,此刻看看钟繇所征辟的这些掾属身份,当真是天壤之别。颖汝这块地方,谁来都不行,看样子只有钟繇这个级别的大儒才能站得住脚。

钟繇把众将请进了城内。此时李云、赵虎、子率等颖川各营统领已在征南将军府外相候。众人说笑了一番,相携进府。

府内早已摆下丰盛的筵席。钟繇举樽相邀,连番劝酒。席间雷重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所有名士大儒绝口不谈经文,不谈辞赋音律,只是天南海北地闲侃。这显然是钟繇事前嘱咐好的,以免伤了诸将的自尊,闹出矛盾。雷重不禁对钟繇有了几分好感。

酒至中途,钟繇站起来一一敬酒,说了一番感激的话,并给每位将领送了一份厚礼。在座诸将中,以彭烈资历最老,军职最高,他如果不收,别人也不敢拿,所以这时酒席上的气氛有些异常。彭烈脸显鄙夷之色,低着头喝酒,一言不发,显然没有收下的意思。

钟繇向雷重投以求助的目光。

前几天,彭烈不来,宋宪、孙鸾也不来,钟繇已经有些心慌了。自己如果连一帮统军大将都搞不定,那打仗的事就不用提了。本来他指望吕布会亲自指挥中路大军攻击豫州,谁知吕布非常狡猾,说自己承担着开辟徐州战场的重任,带着大军打彭城去了。这样一来,如果中路大军在规定期限内没能攻克豫州,那么主要责任就是钟繇的,吕布最多不过受到一点牵连而已。

就在钟繇准备向大将军求助的时候,雷重的大军到了,而且他还亲自去了一趟鄢陵,把彭烈也一起带了过来。彭烈能率军南下,显然和雷重的劝导有直接关系,所以钟繇对雷重的看法骤然改变。豫州之战能否打赢,关键就在这位雷重将军身上了。

雷重想了一下,举爵邀彭烈对饮,然后悄悄对他使了个眼色,一语双关地说道:“大军远道而来,将士们都很辛苦,适时犒劳一下,可以鼓舞士气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