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1章.长河落日 第26节(第2/4页)

当天下午,六位辅弼大臣拜见了长公主,详细禀奏了公卿大臣们的决议,长公主准奏。

正月二十二,天子诏告天下,传檄州郡,讨伐叛逆。

正月二十四,大将军李弘、大司马徐荣和太尉张燕召集在京将领军议。

大司马府长史陈卫详细解说了朝廷的攻击策略。

今年,大军以主力攻击西疆,争取在一到两年内击败羌人和各路叛逆,收复凉州各郡,从而实现以拢制蜀之策,确立攻打益州的绝对优势。

同时,中原大军将分成两路南下,一路开辟徐州战场,和曹操激战于彭城一线;一路开辟荆州战场,和刘表激战于南阳一线。

南方的叛逆认为我们为了确保京畿安全急于西进,暂时没有实力南下,妄图把我们阻挡在中原,给自己赢得喘息时间,以实现南北对峙之局。我们不能给他们喘息时间,我们要把战场延伸到徐州、豫州和荆州等地,这样我们既能占据更多的土地得到粮食,又能持续作战,持续消耗敌军,不让他们有任何喘息时间。

大司马徐荣和太尉张燕接着对徐州战场和荆州战场的攻击策略做了一番详尽的解释。

这几年,朝廷的财赋无力支撑两线作战,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朝廷还强行开辟南方两个战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天子和朝廷的威严,持续威胁南方叛逆,最大程度地打击敌人,消耗敌人。两个战场在不能调动全部兵力发动攻击的情况下,要想顺利达到目的,选择出击的时机和攻击的时间非常重要,因此这两个战场的统帅需要互相配合,协调作战,力争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

大将军李弘点名要求左卫将军吕布到兖州,指挥青兖两州六大营八万大军南下,开辟徐州战场。折冲将军高顺、威武将军魏续统领兖州大军,威虏将军臧霸统领青州大军,三将均受吕布节制。

吕布此次受到谋逆案牵连,被罢免了卫尉一职。此次朝廷派他去开辟徐州战场,显然是想给他立功的机会。吕布感激不已,誓死报答大将军的信任。

在另外一个大军统帅的人选上,李弘、徐荣和张燕三人意见不一。

本来大将军想让车骑将军麴义去颖川,但徐荣和张燕认为麴义和王当难以相处,麴义去颖川不合适。

徐荣举荐右卫将军赵云,但大将军想让赵云和自己一起去西疆。张燕举荐左将军颜良或者右将军文丑,大将军说他们两人不能分开,自己要带他们一起去凉州战场。

大将军说,如果麴义不合适,那就让杨凤去吧。

张燕沉默不语,他对大将军的这种安排有些不满。

大将军把自己的亲信大将都带到了西疆战场,其用意不言而喻。

兖州各大营将领几乎都是吕布的人,高顺、魏续、李封、宋宪现在都在兖州统军,吕布指挥起来得心应手。

颖川各大营将领派系比较复杂,除了黄巾系的王当、寥磊等人外,还有原西凉军的张绣,原江淮系的陆勉、郑宝、刘辟等人。在王当督领颖川军政期间,各派系将领之间发生了很多摩擦。这次陆勉进京后,当着大将军和张燕的面,要求调离颖川,由此可见颖川大军内部的矛盾已经很深了。

过去这支大军是由颜良、文丑指挥,在张燕看来,他们两人中的任何一个去颖川,都能有效缓解各军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开辟荆州战场。但大将军不愿意,他也没办法。

从目前颖川的情况来看,此仗难打,因为打荆州,豫州的袁谭就会北上打颖川,稍有不慎,荆州之战就会失败。黄巾系将领如果去指挥,十有八九要承担失败的责任。张燕不想承担这个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