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0章.问鼎中原 第82节(第2/5页)

袁尚本已彻底绝望,但听说突围还有一线生机,他就象抓到救命稻草一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突围,“带上父亲的遗体,我们突围,即刻突围。”

辛评、荀谌只有认命。但袁微已不再信任他们,“你们带五千人留下,在皇宫里拖住北疆军。”袁微望着他们,摇头苦笑,“我们兄弟一场,同生共死几十年,不管你们做出什么选择,我都不会责怪你们,但看在本初的面子上,请你们务必坚守三天。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坚守三天。三天后,如果我们还没有杀出重围……”袁微两眼微红,仰天长叹,转身就走。

夜色迅速笼罩了洛阳城。

叛军撤出了夏门、谷门。北城战场上的司马懿、魏延随即率军杀进。

中东门大道上,大将军李弘、左卫将军麴义、右卫将军张燕、护军将军贾诩等人簇拥着小天子,赶到了距离复道大约两百多步的地方。

复道横跨南、北两宫,就象一条“空中走廊”,此刻复道内外灯火通明,看上去极为壮丽。贾诩急忙给小天子介绍。小天子神情兴奋,不停地叫着喊着,也不知道他是否听进去了。刚才小天子在城门处看到堆积如山的尸体,吓得脸色苍白,这一下又全部忘记了。

“大将军,北宫的叛军正在向南宫撤离。”后将军玉石打马而来,指着复道里隐约可见的密密麻麻的人影说道,“要不要截断复道,阻止两宫叛军会合?”

“让他们会合。”李弘摇手道,“如果能保住北宫,那也算是万幸了。”

“不知道敌人会不会突围?”麴义笑道,“如果袁绍在城里,我估计叛军马上就要突围。以袁绍的性格,他宁愿战死,也不会投降。这点骨气他还是有的。”

“逢纪和审配在洛阳的地位非常高,两人同时战死雍门后,叛军还能继续退到皇宫坚持,没有全部崩溃,说明袁绍肯定在这里。”张燕有些激动地挥了挥手中的马鞭,“此仗如能击杀袁绍,则天下平定之期指日可待。”

“但愿如此,但愿如此。”李弘笑道,“袁绍是我们最强的对手,也是叛逆们的支柱。袁绍倒下了,还有几个叛逆能和我们正面抗衡?”

深夜,袁尚、袁微集结了两万多人,突然冲出南宫,沿着平城门大道向平城门急速奔行。

北疆军突破了东、西两城后,从西城广阳门杀进的北疆军被挡在了小苑门大道和广阳门大道的交汇处,而从东城中东门大道杀进的北疆军同样被挡在了开阳门大道和耗门大道的交汇处。位于南城中间的平城门大道此刻还在叛军的控制之中。袁尚和袁微带着大军畅通无阻地赶到了平城门。

平城门是洛阳城的正门,防守极其坚固。北疆军在攻城之初,就放弃了对平城门的强攻,转而在南城四道城门中选择了最东端的开阳门作为攻击对象。骁骑将军王当现在正指挥大军在开阳门外持续攻击。

驻守平城门的马延打开了城门,并指挥将士们以最快的速度在瓮城外的护城壕上架上了壕桥,然后把早已准备妥当的木筏浮桥推进了护城河。

这种木筏浮桥长约十五丈(约今三十五米),和护城河的宽度一样,表面上看是一个巨型木筏,但其下每隔两丈便有一个船形底座以加强浮力,木筏两侧各装有五个车轮。把木筏浮桥推进护城河后,只要在两端用粗索固定,上面便可以行走。守军当初制造这种木筏浮桥是为了在护城河上临时添加更多的通道,以便节约运送物资的时间,谁知现在成了他们逃亡的工具。

平城门外的北疆军数量并不多,主要是战车营的将士和民夫。此刻战场上篝火熊熊燃烧,照亮了城墙上下,城外阵地上的石炮还向城楼上断断续续地进行轰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