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0章.问鼎中原 第46节(第2/3页)

郑白渠一仗,西凉军损失惨重。韩遂带着九万大军赶到战场,高干的四万大军全军覆没,西凉的五万大军折损一半,如今大约还剩下两万三千人。如果加上从长安城支援而来的张既、姜冏的三千人,整个大军也只有两万五千多人。

“目前长安城还有张鸣大人的两千人马,槐里、陈仓两城还有三千人马。”凌孺扳着手指头说道,“整个关中大约还有三万人马,而北疆军的人马太多,我们至今也没弄清郑白渠战场上到底有多少北疆军。但保守估计,他们的兵力至少是我们的三倍,我们安全撤回西疆的可能太小了。”

“昨天下午,北疆军在郑白渠的右翼战场上,不但包围了高干,还想全歼我们,最后我们虽然突围了,但这并不影响北疆军乘胜追击把我们合围于长安城的决心。”凌孺叹道,“徐荣的决心太大了,他想一战决胜负,彻底占据关中,以便迅速和中原北疆军合围洛阳,完成攻打洛阳的准备。他做到了,郑白渠一战可以说是完美无缺,如果我们没能突围,他甚至还能乘势占据西疆,把我们对关中的威胁彻底解除。”

“我们虽然突围了,撤出了郑白渠战场,但此地距离西凉尚有千里之遥,徐荣依旧有充足的兵力和时间把我们围歼于长安和槐里一带。”张既十分沮丧地说道,“三万大军要想安全撤回西凉,必须带上粮草和辎重,但我们民夫严重不足,兵力也严重不足,尤其是铁骑数量,和北疆军差距太大。另外大军的士气也低落到了极点,将士们身心俱疲。如果我们在撤退途中被北疆铁骑包围,势必一触即溃。”

韩翼双手捂脸趴在案几上,头痛欲裂,一筹莫展。良久,他抬头看看凌孺,有气无力地问道:“我们到底伤亡了多少人?有多少伤兵还能再战?”

“具体数字目前不清楚,等撤到长安再仔细核实。”凌孺说道,“受伤较轻的士卒即使能重上战场,也需要一段时间休整。目前这种情况下,强行后撤危险太大,还是暂留长安城为好。大军可以一边休整恢复力气,一边等待战局的变化。”

“大军不能在长安城停留。”张既激动地说道,“北疆军的铁骑太多,他们马上就会抄近路赶到扶风郡切断我们的退路。北疆军的步卒大军随后也会追到长安城。高干已经死了,袁军又没有粮草,他们不是投降就是崩溃,根本坚持不了一天。我们还是急速后撤,并飞马急报西凉的边延,请他速带援军接应。”

“西凉只剩下八千人了,而且很大一部分是老弱病残,粮草也极度缺乏,再加上羌人就在黄河北岸虎视眈眈地盯着金城,万万不可调动。”杨秋大惊,急忙摇手劝止,“大军现在没有再战之力,即使丢弃粮草辎重急速后撤,将士们也无法支撑,还是死守长安徐图他策为好。”

“回家的路有一千多里,如果丢掉粮草辎重,不要北疆军打,将士们自己就会一哄而散。”程银用力拍拍案几,大声说道,“如今唯一可以保住大军的办法就是死守长安城,和北疆军速速议和。”

“议和?”梁庆等部分西凉将领就象抓到救命稻草一般,眼前一亮。

梁庆急声问道:“仗打到这种地步了,北疆军还愿意和我们议和?”

“当然。”凌孺点头道,“徐荣一定愿意议和。郑白渠大战前,皇甫郦在长安待了几个月,不就是想和我们议和吗?如今他们打赢了,但他们损失惨重,如果我们坚守长安不退,他们就要一直打下去。战局拖得越长,对河北就越不利。河北这几年的目标是洛阳,是全取中原,所以关中能否迅速稳定对他们非常重要。关中稳定的首要条件是西疆稳定,但河北目前没有实力顾及西疆,因此他们一直想和我们议和,想劝先生率军撤回西疆戍守。如果我们现在答应他们的条件,带着军队返回西疆戍守,把关中立即让给他们,河北当然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