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9章.逐鹿中原 第72节(第3/12页)

****

麴义、玉石率北军将士急行七十里赶到了燕城附近,雷子率军前来会合。两军合二为一,于清晨时分包围了燕城,然而叛军已经先行撤走,燕城是一座空城。

北军将士因为连续奋战,已经精疲力竭,很多将领要求休整一天,让疲惫不堪的士卒们恢复一下体力。

麴义也担心大军出现意外,于是急书大将军李弘。李弘同意步卒大军在燕城休整一天,同时命令赵云、燕无畏、雷子各率铁骑分路南下追敌,务必在鸿沟水一线把叛军截住,并予以分割包围,争取全歼叛军。

九月初七日的上午,雷子奉命率军直杀延津、酸枣一线,跟在叛军后面衔尾追杀。

九月初七日中午,赵云率军赶到燕城,并随即奉命南下乌巢,抢在叛军之前攻占封丘,以切断叛军从封丘南逃的线路。

九月初七日正午,燕无畏奉命率军直杀阴沟水,抢先对原武和阳武两城展开攻击,争取把叛军堵在济水河以北,分割包围。

三路铁骑呼啸而下,向河南大地席卷而去。

****

九月初七日,封丘。

曹操得知前线大败,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不禁瞠目结舌,一时间呆若木鸡。

袁绍从燕城出发之前,曾命令曹操分兵南下增援浚仪、中牟一线,把阎柔的铁骑大军挡在城下。曹操有心南下徐州,所以并没有遵从袁绍的命令,而是依旧屯兵于封丘,时刻打探前线的战况,以便在时机合适的时候抽身而走。

谁知道仅仅过了一天,战况就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联军竟然惨败于平阳亭,十万人马灰飞烟灭。

虽然曹操一直在谋取徐州,打算东山再起,但他绝对没有让联军大败的意思。联军若败,中原丢失,再想击败李弘就难如登天了。这也正是曹操至今还没有和袁绍翻脸的重要原因。在曹操的心里,中原大战最理想的结局是,联军击败李弘,袁绍损失惨重无力全取中原。这样自己就能利用中原大战后各方无力再战的绝佳机会,先吞徐州,后占兖州。等自己兵不血刃拿下兖、徐两州恢复了一些力气后,接下来就是击败臧霸攻占青州。有了兖、青、徐三州之地为根基,自己就可以和李弘、袁绍、刘表等人鼎足而立。将来不但生存无忧,更有可能建下一番名垂青史的功业。

然而,昨日联军十万大军的覆没,把他的梦想彻底葬送。他现在就算拿下了徐州,也将直接面对来自兖州方向的攻击,生存的危机越来越大了。

定陶大战,自己失去了曹仁,平阳亭一役,自己又失去了夏侯渊。短短数月之内,自己的两位兄弟和数万大军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曹操悲愤之余,更是心灰意冷,突然失去了争雄天下的信心和勇气。

“大人,你还在想什么?”荀彧看到曹操痴呆不语,急声催促道,“我们立即南下徐州,立即南下,不能有片刻的耽搁。”

“大人,你快下令吧。”程昱用力拍了拍案几,“北疆铁骑正在飞速杀来,稍有迟疑,我们定会被那帮凶残的蛮胡围住,局势将再不可挽救,社稷可能就此倾覆。”

曹操愣了一下,接着勃然大怒,把手上的竹简用力砸到地上,“现在南下徐州,北疆军将从封丘、浚仪、中牟一线飞速西进,把袁绍和刘表包围在延津、酸枣一线,联军最后那点人马也将尽数覆没。袁绍和刘表都死了,北疆军还有什么阻力?他们将一泄而下,顺利占据河南,进而直杀豫州,兵逼洛阳,要不到一年,他们就能横扫天下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占据徐州还有什么意义?就算我们占据了徐州,又能坚守几天?”

“袁绍可以直接从酸枣、原武方向退过汴渠,把所剩不多的军队驻防于荥阳、成皋、管城一线,这样他北上可以渡河支援河内,南下可以支援豫州,西撤可以死守虎牢。河南虽丢掉一半,但洛阳依旧无恙。”郭嘉急忙劝解,“大人,北疆铁骑杀进河南后,就要面对阴沟水、济水河、鸿沟水、汴渠、浪汤渠等数条河道,所有优势将尽数丧失,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联军的包围。只要袁绍和刘表能够正确判断出北疆军的包抄方向,放弃南下转而调头向西,直接从汴渠一带撤军,必能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