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9章.逐鹿中原 第65节(第3/4页)

****

九月初一。

黎阳。

李弘接到张燕的书信。张燕在信中说,大军已经撤到延津、酸枣一线。袁绍的追击速度非常快,死死咬住了麴义。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封丘、乌巢一线的联军在狂攻两天后,突然停了下来。为了把封丘、乌巢一线的联军尽快吸引到延津,张燕表示需要更多的时间。

李弘随即下令,大军休整一天,暂不渡河。

延津。

张燕听说刘备集结主力反攻清水口,立即命令长水营的穆斯塔法急速渡河赶到河内战场,帮助彭烈守住清水口。

“阎柔大人的铁骑已经到达东昏、济阳一线,你看是不是让他适当出击一下?”贾诩望着案几上的地图,皱眉说道,“这个时候,应该给袁绍点好消息,免得他杀到延津后,又是踌躇不前。”

“袁绍打阳武非常坚决,封丘战场应该予以有力的配合,为什么反而停了下来?”张燕把手上的战报扔到席上,疑惑不解地说道,“袁绍到底在想什么?是不是联军内部出了什么事?”

“联军各部之间虽然矛盾重重,但此时正值大战关键时刻,任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性命当儿戏。”贾诩摇头道,“以我看,大概是我们在官渡撤得太快了,而联军在封丘、乌巢的损失又太大,于是袁绍改变了主意,放弃了在延津、酸枣一线堵住我们的计策,转而集中力量把我们赶过黄河。”

“如果袁绍真是这么想,我们的诈败诱敌之策就要成功了。”张燕笑道,“给子玉(阎柔)下令,让他分出部分兵力,先在小黄、浚仪和陈留一带展开攻击。我们要让袁绍知道,我们的铁骑主力已经赶到两翼战场,准备迟滞他的攻击速度了。希望他能正确判断出当前的战局,并迅速集结兵力北上攻击。”

“对于袁绍来说,把我们赶过黄河并不算取得了中原大战的胜利,他只有在占据了兖州全取中原后,他才算真正取得了中原大战的胜利。所以从这一点出发,袁绍无论如何都会北上寻求决战的机会。”贾诩说道,“既然他现在已经追上来了,就再也没有回头的可能了。”

“大人,目前刘备还在延津渡方向继续攻击。穆斯塔法渡河后,如果和彭烈大人迅速击败了叛军,把叛军打到了清水河西岸,刘备的军队极有可能在我们撤守延津后,放弃渡河,转而反攻彭烈大人,一直把他打到朝歌城,威逼冀州,从侧翼配合联军主力在正面战场上的进攻。”司马懿在一旁说道,“大人是不是应该书告彭烈大人,让他在我们还没有撤到燕城之前,暂时不要打到汲县和获嘉一带,免得影响到了主战场上的决战。”

“不。”张燕摇摇手,“彭烈和穆斯塔法如果不能迅速杀到汲县和获嘉一带,击败刘备,我就要惩罚他们。我们在河内战场上打得越凶,攻击得越猛烈,袁绍对北疆铁骑主力离开主战场一事越是深信不疑。要想把袁绍的主力全部吸引到白马和燕城一带与我们决战,这是最好的办法。”

****

原武城。

袁绍指挥大军杀过济水河,夺取了阳武,然后继续北上,浩浩荡荡杀到了原武城。

麴义率军一路急撤,丢弃了大量辎重。

夏侯渊、刘磐、文聘三人有些左右为难,不知道是不是跟着袁绍的大军一起北上追击。这时他们接到了蒯越的书信,得知联军在封丘和乌巢一线停止了攻击。蒯越在书信中没有说明停战的原因,但三人从蒯越的语气上还是猜到联军内部可能出现了问题。三人商量了一下。目前形势很明显,北疆军即将退守延津和酸枣一线,联军即使现在突破了封丘和乌巢,也来不及抢在北疆军之前攻占延津和酸枣了。原先打算把北疆军围歼在原武和阳武一线的计策已经失败。三人随即决定跟随袁绍北上,并书告刘表解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