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8章.箭在弦上 第16节(第2/6页)

关中大战,受损的不仅仅是袁绍,还有河北。

河北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一是因为财赋短缺,攻打中原的时间肯定要推迟,平定天下的时间自然也要后延,二是韩遂一旦占据关中,西疆实力骤然膨胀,这必将助长韩遂的野心。在各方实力此消彼长的情况下,他极有可能背叛朝廷,凭借关中之利,割据称雄。此举纯粹是养虎为患。

“诸位大人的担忧很有道理,但我请诸位大人把目光向后看看。徐荣神情凝重,挥手说道。

大汉之所以走到今天,难道仅仅是因为奸阉、董卓之流祸乱社稷?难道仅仅是因为黄巾军前赴后继的举兵叛乱?或许有人说,社稷的危亡,和大汉积弊成弱,和大汉几十年的流民之灾,和大汉几十年来的天灾人祸都有关系,但大家为什么不说持续了一百多年的西疆叛乱,也是大汉由盛转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朝廷为了平息屡剿不止的西疆叛乱,前前后后投入了几十万大军,数百亿财赋,耗尽了大汉国力。而本朝的数位皇帝面对空无一物的国库,只好加重赋税,卖官鬻爵,甚至还贱卖罪责。大汉走到今天这个摇摇欲坠的困境,和朝廷近百年来,坚决主张出兵剿杀西疆叛乱有很大原因。

朝廷为什么要极力维持西疆的稳定?

因为西疆是关中的门户,是京畿的门户,西疆不稳,羌人的铁骑会趁虚而入。西疆一旦成为羌人的牧场,关、洛就成了战场,中原将直接面对胡人的攻击。

当初大将军毫不犹豫地答应韩遂,愿意为西疆提供赈济的时候,河北很多大吏不理解,大将军还为此召集众吏,特意做了一番解释。

韩遂虽然是西疆叛军首领,但他是汉人,不管他是不是真心受抚,他都是汉人。他至今还是大汉朝廷的镇西将军,他要为保护西疆而奋战。回头看看这十几年来韩遂在西疆的所作所为,我们不得不承认,正是韩遂的努力,才让大汉保住了西疆这块土地。

我们今天的目标是什么?是中兴大汉,不是称霸天下,更不是为自己打下一片江山。

西疆是大汉的疆域。为了保护大汉领土,为了击败入侵大汉的胡族,即使韩遂是叛逆,我们也要支持他,因为那时韩遂和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他在为大汉而战,在为大汉的每一寸土地而战。

将来,当我们站在那块染满了鲜血的土地上,当我们看到那些曾被我们视为叛逆的累累白骨的时候,你还认为他们是叛逆吗?不是,他们是大汉的英雄,是为大汉护守每寸土地的英难。

只要大汉在,西疆就在,西疆永远是大汉的一部分。我们决不能丢失西疆,决不能让西疆在胡人的铁蹄下饱受蹂躏。这就是我们帮助韩遂的原因。

“今日的西疆是个什么局面,相信诸位大人不是很清楚。”徐荣稳定了一下自己稍稍激动的情绪,继续说道,“请诸位大人把目光投向今日的西疆。”

西疆的东羌虽然已经归顺朝廷,但西疆还有西羌,包括南面的白马羌、参狼羌和西河(今青海)附近的烧当羌等数十种大小部落,还有涿邪山以西的鲜卑人,还有西域诸国。

白马羌、参狼羌、烧当羌等诸种部落趁着大汉战乱纷起之际,不停地向金城、陇西、武都方向展开攻击,威胁凉州腹地,牵制了西疆大部分兵力。

同时间,烧当羌部分部落翻越了祈连山,向北攻击河西,而涿邪山以西的鲜卑人和西域境内的车师、鄯善等国也趁机出兵入侵。

韩遂实力不济,首尾难以兼顾,逐渐被赶出了河西。

西疆河西的张掖、酒泉、敦煌、张掖属国和张掖居延属国就这样丢失了。

这五个郡国包括了原河西四郡中的三个。这些地方是孝武皇帝、大将军卫青、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和几十万将士穷尽数十年之力,辛辛苦苦打下的疆域,今天,我们后人无能,把它丢了。这是大汉的耻辱,更是我们这些大汉后人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