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8章.箭在弦上 第1节(第2/4页)

从以上两种情况来分析,我们可以肯定公孙度没有足够对抗胡人的军队,但他却能在短短时间内占据三四个边郡,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公孙度和胡人联手叛乱了。

假如公孙度真的叛乱了,蹋顿肯定有份参予,即使没有参予,他也肯定得到了公孙度的好处,否则公孙度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发动叛乱,而蹋顿也不敢这样明目张胆地欺瞒我们。至于公孙大人对乌丸人的杀戮,起因恰恰就是因为乌丸人挡住了公孙大人进兵辽东之路。如果乌丸人真的愿意帮助我们,愿意出兵和公孙大人一起杀进辽东,公孙大人在这种危急时刻绝不会不顾大局,肆意杀戮乌丸人,激怒乌丸人。

公孙度叛乱了,乌丸人明里暗里帮助他,那么公孙度和蹋顿的倚仗是什么?他们难道不怕大将军和我们的铁骑大军?我们估计这和鲜卑大王柯比熊有关。

冀州大战后,河北短期内无力再起兵戈,但面对辽东这种状况,不能弃之不顾,尤其是在公孙大人战死后,这仗不打也得打了。不过,我们征伐辽东的军队数量不会太多,虽然出兵了,但因为我们的对手不仅仅有叛军,有鲜卑人、乌丸人,还有扶余人、高句骊人和挹娄人,所以我们未必能平叛。

当我们把能动用有限的兵力和财赋投入到辽东战场后,柯比熊的鲜卑铁骑随即就能进入大漠。

大汉今日的危局天下皆知,河北面临的困难谁都知道。此时的确是鲜卑人重新夺回大漠的最佳时机。如果大漠上的鲜卑诸部纷纷响应柯比熊,我们马上就会失去大漠。

此刻河北元气大损,有限兵力又陷在辽东战场,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柯比熊夺走大漠。大漠一旦失去,柯比熊就可以从北面威胁河北,那么,我们只有撤出辽东,把辽东拱手让给公孙度和乌丸人。而这正是公孙度和蹋顿胆敢联手鲜卑人发动叛乱的倚仗。

辽东不过是个诱饵,是柯比熊妄图夺回大漠的诱饵。

这个诱饵包括公孙度的叛乱,包括乌丸人、扶余人、高句骊人和挹娄人在辽东的生存,但这个诱饵最初对我们的吸引力并不大。但公孙瓒大人战死后,这个诱饵对我们而言,就是一个不得不去吞噬的诱饵,一个明知会上钩还要去吞噬的诱饵。

大帐内寂静无声。

“司马大人,你说的这一切,到底是你的猜测,还是柯比熊……”麴义眉头紧锁,将信将疑地问道。在他看来,柯比熊那个小子不可能有这份才智。

“我也希望这是猜测。”司马懿苦笑道,“但诸位大人可以想想,当年落日原大战,慕容风在临死之前,既没有把中部鲜卑交给弥加,也没有把中部鲜卑交给熊霸,而是交给了年轻的柯比熊。由此可见慕容风对柯比熊的信任和赏识。今年,弥加不但把东部鲜卑交给了柯比熊,尊奉他为鲜卑大王,帮助他重建了鲜卑王庭,这已经足够说明柯比熊的本事了。我可以肯定,柯比熊志在大漠,而不是小小的辽东。”

“砰……”阎柔怒视李弘,一拳砸到案几上。“当年就应该把他杀了。”

李弘面色一僵,神情非常复杂。

赵云轻轻拉了阎柔一下,低声劝道:“子玉兄,当年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当时两败俱伤,怎么杀他?你这么说不是让大将军难堪吗?”

柯比熊和大将军、和风雪夫人的关系北疆诸将都知道,阎柔这话说得实在不是时候。但公孙瓒的死极大地刺激了阎柔,刚才可马懿那么一分析,好象柯比熊设下的这个诱饵之计的关键就是杀死公孙瓒,这让阎柔怒不可遏,恨不得现在就跃马扬鞭杀回幽州。

“我要去幽州。”阎柔拱手对李弘说道,“请大将军即刻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