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7章.风雷激荡 第19节(第2/7页)

然而,在经过两个月时间的攻击后,由于北疆军连续退却,战局并没有按自己所设想的那样发展。

如今北疆军实力犹存,袁绍在邺城踌躇不前,战局也暂时陷入了僵持状态。

按照荀彧的办法,可以拖住袁绍东进中原。相信当马超造反的时候,河东的徐荣不会视而不见,而李弘也许会就此把注意力放到关中,和袁绍争夺长安。

但眼前的僵持局面如何打破?僵局不能被打破,荀彧这个离间的计中之计就无法实施,袁术更不会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攻击中原。

曹操召集程昱、毛玠、郭嘉商议此事。

“不知大人注意到没有,河东使用离间计的时间和辽东边郡发生叛乱的时间相差不大,都是在六月。”郭嘉看看曹操,小心翼翼地说道。

曹操冲他挥挥手,“奉孝,你继续说。我们正在商议,说错了也没关系。”

曹操很喜欢这位年轻的下属。去年戏志才病逝,曹操身边少了一位出谋画策的亲信,为此他常常向荀彧抱怨,这个时候荀彧向他推荐了郭嘉。

郭嘉是颖川郡阳翟人,出身于官宦世家。虽然他家不是很富裕,但在阳翟也算是名门大族。郭嘉从师于德高望重的大儒司马徽(即水镜先生)。司马徽也是阳翟人,他很器重这位才华横溢的弟子,曾带着他游学颖、汝一带遍访名士,所以郭嘉在颖川、汝南一带的年轻士子中很有名气。他到洛阳从辟于袁绍,就是得益于荀谌、袁微这些颖川名士的举荐。但袁绍手下的颖川名士太多了,许攸、辛评、逢纪、郭图、辛毗。比郭嘉有名气的人比比皆是,他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郭嘉就是在这种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离开了洛阳,投奔好友荀彧。曹操因为出身问题,手下没有多少出名的士人。再加上张邈、陈宫等人的背叛,兖州名士几乎走掉了一大半,郭嘉于是有幸得到了曹操的赏识和重用。

“大人,我认为辽东虽然发生了胡、汉叛乱的事,但李弘未必会投入兵力平叛。”郭嘉认真地说道,“这种一眼就能看穿的离间计,正好说明了李弘欲盖弥彰的用意。他的主力一定都在信都城一线。”

曹操和程昱等人互相看看,不知道这位瘦弱的年轻人到底想说什么。自从田韶渡河逃到青州后,辽东、乐浪等地也有几十户豪族陆续逃到了青州,他们带来的消息都是一样。这说明辽东边郡一带的叛乱规模越来越大,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幽州的安全。

“余鹏是李弘的亲信,公孙瓒是北疆悍将,这两个人赶到幽州,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毛玠问道,“北疆军一直在退却,阻击也打得非常不坚决。现在李弘甚至连甘陵城都放弃了,由此可见他所面临的处境有多么艰难。如果李弘没有把铁骑调到幽州战场,他何必如此不计代价地一退再退?”

“问题就在这。”郭嘉说道,“李弘诱敌深入,形势看上去仿佛对他越来越不利。但我们反过来看看自己,我们不也是觉得形势越来越险恶吗?这次我们好不容易形成了决战态势,但李弘避而不战,让我们陷入了极大的被动。现在我们要想完成战前所定的目标,就必须迅速打破目前的僵局。”

曹操赞赏地连连点头。

“我认为目前不是僵局。相反,目前正是攻占冀州的最佳良机。”程昱拿起荀彧的书信说道,“文若信中所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荀大人对前线情况并不是非常了解。”郭嘉犹豫了一下,又看看曹操,“大人,以我们目前的实力,就算北疆军的铁骑已经北上幽州,我们也很难占据冀州。我们的实力不够,还是以完成战前所定目标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