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7章.风雷激荡 第15节(第3/6页)

这次余鹏走后,李弘本打算让田畴代领两府长史,但李玮急书李弘,极力推荐贾诩。李弘为此有点不高兴。

余鹏当日那番话对李弘震动很大,所以他不但应承了余鹏的要求,把余鹏派到了大漠,还把尚书左仆射朱穆也调离了朝廷,让他接替田豫出任汉北郡太守,其实也就是变相削弱李玮的权势,让北疆势力更容易被自己控制。自己说话连北疆大吏都阳奉阴违了,那将来的事情还怎么做?

他把田豫调到太原任太守,等于暗示李玮,自己要平衡北疆势力中的文官派系,要提拔一批出身于幽州的士人。为此,他还上书长公主,说太原郡现在就相当于过去的京兆尹、河南尹,这个太原郡的太守应该是秩俸两千石的诸卿,要参予议政。而长公主认为田豫在大漠待了八年,把汉北郡治理得非常出色,应该得到这份重赏,所以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按说李玮应该能理解李弘的心思,这个时候他出面举荐贾诩出任两府长史实在不合适,而且李弘还有意让田畴回来,这就显得更不合适了。李弘和田畴的关系太过密切,尤其还牵扯到夫人小雨和战死在落日原的田重,所以在李弘的心里,田畴就是他的弟弟,傅燮大人之子傅干就是他另外一个弟弟。这在河北上下,无人不知。因此李玮这么做,会让人觉得他是在有意培植自己的势力。

李弘喊来田畴,把李玮的书信给他看了,征询他的意见。田畴看完书信后微微一笑。大将军,仲渊兄这不是在举荐贾大人,而是向你表明他的心迹。这个时候除了他,谁还敢向你举荐北疆之外的大吏出任两府长史?李弘说道,我不高兴的地方就是这个。我为什么要上奏长公主把朱穆、余鹏调离朝廷?我就是想警告他,叫他收敛一点,凡事不要喜欢自作主张,这对他不好。现在他是大司农,有时候我还可以说说他,将来他出任三公了,我还怎么说他?他这个自以为是的性格如果不改,迟早要吃亏。

田畴笑道,我有空私下劝劝他。不过让贾大人兼领两府长史,我也同意,这可以让原长安旧臣感到安全,让他们更加相信大将军。

李弘见田畴没有意见,于是拜请贾诩兼领两府长史。如果此仗能打赢,作为直接辅佐大将军的两府长史,其功劳之大可想而知。贾诩为此很感激大将军对他的信任。

贾诩年纪大,言语不多,为人谦恭谨慎,处世淡泊。相处数日后,李弘很喜欢他与世无争的性格,常常和他聊聊天,谈谈过去西凉的事,彼此都很欣赏。

“贾大人对眼前的局面有什么看法?”

贾诩拱手说道:“大战之前,我们曾有过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是阻击,第二步是拖,第三步是相机歼敌。目前看来,战局虽然没有我们预料得那样顺利,但基本上也还在可控制的范围内,眼前这点小小被动,对大局其实并没有太大影响。相对于叛军来说,他们更加被动,因为中路战场上的曹操至今还没有拿下东武阳和阳平,他们距离自己的目标还很远很远。”

“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改被动为主动,除了兵力部署上的适当调整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存实力。我们把有限兵力投入到这种无谓的消耗中,实在不值得。”

“现在就把他们放进来?”李弘摇摇头,“现在放进来太早了,对冀州百姓来说,叛军这么快就打到清河一线,说明叛军实力很强大,容易引起他们的恐慌。我很难保证后方不出问题。从朝廷这个角度来说,我宁愿牺牲一部分将士的性命,也不愿意让无辜百姓担惊受怕,甚至引发逃亡的浪潮。我必须要让百姓们感觉到冀州很安全。”

贾诩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指着地图说道:“那就把曹操放到甘陵城,让叛军的意图得到部分实现。这样袁绍的攻击就会减弱,西路战场上的北军损失就会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