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7章.风雷激荡 第8节(第4/7页)

至于各州郡的力役,现在都超过了三十天,州郡大吏们说了算。在这种战乱情况下,各地方造桥修路,治理河渠,转输漕谷是很平常的事,可怜的百姓们为了能活下去,哪敢不从?只要能让他们一天吃上一顿饭,叫他们干什么都行。

叛军首领们不要给叛军士卒发放军饷,也不要支付所征民夫超过力役规定时间之外的报酬,他只要把这些人的生命维持下去,这个仗就能一直打下去。

“河北只有三州,财赋完全靠冀州和河东提供,无法支撑持久大战。而叛逆们占据了黄河以南的司隶、兖、徐、青、荆、豫、扬等七个州郡,除了司隶的关中、关西外,其他地方都能提供钱粮,他们完全可以打上一年半载,拖都能把我们拖垮。”

余鹏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相比起来,北疆军在冀州作战,要远比在中原作战有利。”

在冀州作战,首先免除了粮草长途运输之苦,这样所需民夫数量和运输途中的粮食消耗就要大量减少,可以节约至少半数以上的粮食。其次,叛军打进冀州,激起了冀州百姓的愤怒,我们可以利用百姓们保家卫国的情绪,鼓励他们无偿延长服役时间,这样又可以为朝廷节约一笔钱财。

我们有了足够的粮食和钱财,不但完全可以把这场战争拖下去,还能把叛军拖得粮草尽绝,拖到他们财赋耗尽。等到他们无力再攻的时候,也就到了他们败亡的末日。叛军这一败,不仅仅是在冀州战场上的失败,也是他们彻底走向败亡的失败。如此一来,我们明后年就可以大举南下进攻了。平定天下之日将指日可待。

“但叛军十几万大军打进来,冀州损失之大非你我所能想象。”李弘望着案几上的地图,摇头长叹。

田畴伸出一只手,沿着地图上的清河轻轻划了一条线。“从邺城开始,沿着漳水河到曲周,再从广宗开始,沿着清河一直到南皮,这就是我们的最后防线。”

“三百里,由黄河向北三百里。”李弘皱着眉头,全神贯注地看着地图,喃喃自语,“这三百里河道很多,黄泛区一个接一个。铁骑很难发挥奔袭的优势。”

“不能再退了。”田畴坚决说道,“三百里以内,有整个甘陵国,有魏郡和渤海郡南部十几个县,还有东郡和平原郡的十几个县,有近百万人口,这样的损失我们可以承担。但再多就不行了。我们可以把这百万人口全部撤到冀州北部郡县,把这几十个县的田地全部改为休耕地,把这里变为荒无人烟的战场。”

“从魏郡到渤海郡虽然有一千多里,但整个战场的纵深太短,几十万大军在此混战,很难保证叛军不会杀过清河。”李弘连连插头,“如果叛军在四月下开始渡河,我们很难把这一百多万人撤出去,时间显然不够。”

“立即派人渡河南下,想尽一切办法见到袁术,叫他把攻击时间拖到五月下。否则,我们不会帮他。”田畴想了一下,又说道,“中原的旱灾越来越严重,大知堂的弟子正在陆续南下治病救人,让袁耀派自己的手下伪装成大知堂的弟子即刻渡河。”

“袁术还在昌邑?”

“他一定在昌邑。”田畴笑道,“这一仗不打完,袁术不会离开昌邑城。”

“你决定了?”李弘看看田畴,又转头看看余鹏,“你也决定了?”

“大将军呢?”余鹏反问道。

李弘迟疑不语。

“大将军,中原旱灾如果持续到今年夏天,必定赤地千里,流民暴增,叛乱会此起彼伏。”司马懿忽然躬身说道,“冀州不能再容纳流民了。而阻止流民进入冀州的办法就是在黄河北岸打仗,断绝流民进入冀州的道路。至于叛军,也会因为中原流民的叛乱,而不得不陆续撤出冀州。转入内线作战,可能是万无一失之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