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4章.破釜沉舟 第25节(第3/6页)

徐荣的建议是,为了天子的安全,我们应该主动联系韩遂和马腾,伺机进攻关中,救出天子。如果能占据关中,把关中和北疆联为一体,我们定能早日稳定社稷。

李弘考虑良久,又和三府大吏仔细商议了一下,最后给了徐荣一个“见机行事”的答复,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

子烈兄的考虑非常周全,北疆军如能早日攻占关中,救出天子,对中兴社稷大业极有助益。但我们想到的,袁绍也会想到。如今袁绍占据了南阳,已经兵临武关,只要他能打下武关,他的大军就可以直杀长安。如果袁绍把关中、关西、关东联为一体,他的实力之强,甚至超过了我们。所以我估计他在稳定了关东后,会把注意力迅速转移到关中。

袁绍一贯坚持重建皇统,他只有重建皇统才能彻底根除袁阀的灭族之祸。袁绍如果先于我们攻占关中,天子的命运可想而知,因此,我们能否攻占关中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让袁绍占据关中。关中被李傕占据也好,被韩遂占据也好,天子都不会有太大的危险。但关中一旦被袁绍占据,天子必死。天子在今天这种情况下死去,大汉再也没有挽救的可能。

过去董卓在的时候,我们曾经说过,为了改制的成功,我们要刻意推迟勒王的时间。但如今董卓死了,袁绍占据了关东,这句话也就作废了,我们现在必须要尽可能早日勤王。但时机如何选择,由子烈兄自行决定。

****

大汉国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十二月。

十二月初,邯郸。

华陀赶到大将军行辕。

李弘接到禀报后急忙出辕门迎接。黄达陪着一位衣裳简陋的老者大步走来。这位老者大约五十多岁,戴着竹笠,手驻一根木杖,背着一个竹篓,瘦骨嶙峋,满脸皱纹。一双眼睛小而有神,脸上好象总带着一层淡淡的笑意,让人感觉非常亲和。在他的身后,是几位同样衣褴褛,驻着木杖,背着竹篓的弟子。有的年纪已经很大了。

李弘迎上去,恭敬地行了一礼,“有烦大师长途跋涉而来……”

“大将军亲自出迎,不敢当,不敢当……”华陀深施一礼,慢条斯理地谦虚了几句,然后问道,“卢植大人近况如何?”

黄达弯腰站在一边,恭恭敬敬地把卢植的病情详细介绍了一下。

华陀在李弘的陪同下,一边听着,一边大步向卢植的军帐走去。脸上一直是那副恬淡的笑容,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样子。似乎走在身边的不是当今名震天下的大将军,而是一个急于救治亲人的普通人。他自始至终没有和李弘再说一句话。

华陀走出卢植的军帐,缓缓看了一眼围在帐外的诸多河北大吏。

李弘、张温、马日磾、崔烈、蔡邕等人站在一起,焦急而又期待地看着华陀,盼望着他能带来奇迹。

华陀摇了摇头,平静地说道:“准备后事吧。”

众人心里霎时冰凉冰凉的。

“子兼说,大师能救活卢大人。”李弘失望之致,悲声说道,“大师不能再仔细看看吗?”

华陀无奈一笑,躬身说道:“我已尽力,告辞了。”

李弘惊愣地看着他,“大师要走?这么急?”

华陀对众人连连拱手,带着弟子匆匆而去。

黄达走出大帐,对李弘躬身说道:“大将军,大师已给卢大人做了针灸,还留了一个方子,估计卢大人还能支撑几天。大将军,机会难得,我要跟大师起走了,请大将军多多保重。”

李弘愣了一下,马上问道:“你何时回来?”

“多则一年,少则半年。”黄达抱歉地说道,“错过了这个机会,我就再也找不到大师了,我要走了。”说完转身就要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