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4章.破釜沉舟 第16节(第2/4页)

张邈也想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自领兖州牧,但兖州的现状让他非常犹豫。黄巾军势力太大,依靠兖州各郡的力量,短时间很难平定。袁绍最近被李弘赶出了冀州自身难保,袁术、袁谭叔侄又打得不亦乐乎,朱俊、徐荣在关西战场上,没人可以帮自己,兖州看样子保不住了。想来想去,他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扬州。如果自己能占据扬州,不但可以避免中原各势力之间的大战,保存实力,还可以利用扬州充足的粮食来有效牵制和打击中原各方势力。

这时曹操到了,曹操说自己来借点粮食,然后率大军赶赴前线攻击黄巾军。接着他把王匡死了的消息告诉了张邈,说你和王匡要合谋对付袁绍的事,已经被袁绍知道了,这次袁绍让自己南下,一是为了平叛,二是要趁着平叛的机会把张邈杀了。

张邈大怒,痛骂袁绍,对曹操非常感激。曹操说,袁绍想霸占兖州,有意让袁微出任兖州牧,这对我们非常不利。我看,干脆你出任兖州牧算了,我坚决拥戴你。

张邈拒绝了,说这个兖州牧还是你来干吧。他也不隐瞒曹操,说自己打算到扬州去。如果自己占据了扬州,曹操在兖州,再加上徐州的陶谦,三州结盟,互为犄角,这样就能牵制袁绍,抗衡李弘了。

目前我们还不能肯定董卓被杀的消息是真的,但假如这个消息是真的,我们可以率先响应天子和朝廷,给天子和朝廷以强有力的支持。如果此时袁绍还执迷不悟,坚决要重建皇统,拒不尊奉天子,那么我们就联合李弘先打袁绍,把天子和朝廷迎回洛阳。

至于李弘,如果他愿意放弃兵权去戍守边疆,那是本朝的幸事,天下可以自此安定下来。但假如他不愿意,那这仗还有的打。不过他只有北疆和冀州两地,叛乱得越快,死得就越早。

曹操吃惊地说:“孟卓兄,如果你要入主扬州,赶快南下,因为袁绍已经急书九江太守陈温,让他代领扬州刺史了。”

张邈胸有成竹,一点也不着急。“我早已派人南下,我弟弟广陵太守张超也亲自赶到了九江郡,只待扬州那边诸事办妥,我就南下。”

在陈留太守张邈和济北相鲍信的鼎力支持下,再加上兖州府从事刘翊、毛玠、陈宫、戏志才、王必等人的大力帮助,曹操非常顺利地暂时代领了兖州牧。

任城相郑遂、济阴太守吴资、山阳郡太守袁遗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在袁绍没有音讯,黄巾军步步紧逼的情况下,也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曹操心里有数,自己出身于显赫的宦官世家,又没有什么出众的功绩,没多少人正眼看自己。在袁阀势力遍布兖州的今天,要想完全占据兖州,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尽快击败黄巾军,保住兖州,以此来换取兖州门阀世族的好感和支持。如果自己一个败仗就着一个败仗,那事情就麻烦了。袁绍只要在关东站住脚,立即就会腾出手来把自己赶出兖州。自己兵微将寡,哪里是袁绍的对手。

不幸的是,曹操刚刚继任兖州牧,从关东就传来了消息。袁绍不但兵不血刃,占据了洛阳,还逼着袁术和自己讲和了,兄弟联手了。

曹操十分担心,急忙去信向袁绍解释。兖州形势紧张,黄巾军铺天盖地,兖州军一败再败,大军粮饷全靠陈留郡提供,所以此时张邈万万不能杀。如果我把张邈杀了,我在兖州也就待不下去了。我们和张邈都是几十年的朋友,在今日社稷危难之际,我们应该齐心协力,怎能兄弟相残?本初兄,还是算了吧,毕竟张邈和你只是政见不同,并无深仇大恨。至于自己继任兖州牧一事,曹操也有自己的说辞。现在兖州这个样子,谁愿意干谁来,我还不愿意干呢?要不是张邈、刘翊这些人硬拉着我不放,我才不干这个找死的州牧?嫌自己命不够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