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3章.狂风暴雨 第31节(第2/4页)

余鹏看看几位神色凝重的大臣,继续说道:“五位大人建议朝廷,一旦大将军拿下了冀州,则急速南迁边郡百姓,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边郡人口,缓解边郡压力,稳定边郡形势,也能极大地减少朝廷对边郡的赈济,节约朝廷开支。”

张温等大臣明白了骠骑大将军府的意思。

因为边郡人口众多,边郡难以支撑,于是打算南迁人口,而大漠胡族因为大漠气候恶劣,无法生存,强烈要求南迁边郡。这样一来,汉人百姓回冀州了,部分胡人到边郡了,边郡和大漠的难题都解决了,但问题是,胡族南迁之后,边郡和大漠南部胡人众多,朝廷就要再次增加边疆驻军人数,朝廷的军资开支就要大幅增加,朝廷承担得起吗?

李玮无奈地说道:“诸位大人请仔细想想,算算帐,现在我们要尽快拯救社稷,要集中所有力量铲除奸侫,如果我们总是被胡族牵制在边疆,总是首尾难以兼顾,腹背受敌,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拯救社稷,重振社稷?”

张温用力一挥手,“好,这事我们两府立即商议,尽快拿出解决的办法。”

“李大人,请你立即回书庞德、燕无畏、铁钺三位大人,让他们尽快平定大漠的叛乱,大漠的事就交给他们了。另外,以大将军的名义给汉北郡太守田豫写封信,请他召集胡族诸王议事,就部分胡族适当南迁边郡的事仔细商量一下,然后向朝廷上一个奏疏。”

“边郡人口南迁的事怎么办?”李玮问道,“是不是请几位大人尽快南下晋阳议事?”

张温和卢植小声议了两句。

“暂时等一等。”张温说道,“等大将军拿下冀州后,再请几位大人南下,同时,把冀州的赵戬、田完、孔宣几位大人也请来。当初北迁,流民、灾民一窝蜂,路上死了许多人。现在南迁,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不能再死人了。”

卢植也叹道,“大汉的百姓如果再这样无休止死下去,过几年就要死绝了。”

“长安呢?天子呢?我们不管了?”王瀚大声问道。

诸位大人神色难堪,大眼瞪小眼,一筹莫展。

“诸位大人,董卓是不是死了,天子是不是危险,目前我们谁都不知道。但有一点很肯定,王允大人还在长安主持大局。所以,我觉得,朝廷有必要派一位大臣立即到长安去。”李玮说道,“此去长安一千多里,日夜兼程的话,这位大臣十天后就能赶到长安。到了长安后,他再以八百里快骑送回消息,这样我们大约在十二天后就能知道长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此刻,大臣们也别无选择,只有这么办了。

王柔临危受命,急赴长安。

****

四月中,冀州,甘陵郡。

李弘坐在案几后面,双手抱在胸前,右手不停地在下巴上搓来搓去。

案几上,正中摆着圣旨,左侧是鲜于辅和李玮的联名书信,右侧是徐荣的书信。

他刚刚到冀州一个多月,北疆、关中、关西、关东就发生了这么多事,这让李弘头痛欲裂,心力交瘁。

董卓死了?绝无可能。长安突然给长公主送来这样一份圣旨,显然别有用意。什么意思?难道袁绍败出冀州的消息已经送到长安,长安朝廷中的某些大臣为了帮助袁绍夺回冀州,特意用这样一份圣旨来欺骗长公主,迫使自己调转方向,以主力大军攻打关中救回天子?不可能。袁绍败出冀州才一个多月,消息不可能这么快传到长安。

董卓要篡汉自立?更不可能。晋阳的几位大臣对董卓怀有很深的仇恨,凡事都往坏处想。董卓虽然是个武人,但他是个非常有头脑的武人。这个时候,他篡汉自立,不是自取死路吗?他才不会做这么愚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