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3章.狂风暴雨 第8节(第3/4页)

尤其是袁绍,拿着那个什么“承制诏书”,随意拜封州郡大吏,刘表、王肱、曹操、周昂,等等,都是他拜封的地方大吏。这些人四处抢地盘,扩充势力,挑起战事,涂炭生灵。这种大逆不道的人竟然还得到了天下大多数士人的支持,李弘觉得不可思议。记得前年自己刚刚准备南下晋阳的时候,审配到云中大营劝自己率军攻打洛阳。当时他一口一个袁绍,说袁绍才是拯救大汉的中流砥柱,可自己怎么看这个袁绍也是个祸国奸侫,他的所作所为只会让社稷走向倾覆,和拯救社稷扯不上半点关系。

难道自己错了?想想大汉国那么多门阀士人都支持袁绍,看来像是自己错了。

但既然我没有背叛大汉,背叛朝廷,背叛天子,那么就一定是士人、是门阀、是袁绍、是公孙瓒这些人背叛了大汉,背叛了朝廷和天子。

叛逆者,按大汉律法,当诛九族。

急骤的马蹄声打碎了深夜的静谧。

赵云派人送来了紧急军情。实施两翼包抄的左右两路大军已于今日下午在甘陵城下会合,但袁绍却跑了。我左路大军顺利攻克东武城,正在向界桥方向迂回,明日凌晨可以完成对公孙瓒大军的包围。

张燕也送来了战报。王当的大军竭尽全力一路猛追,于大河故渎追上冀州军,双方展开激战。袁绍命令大军烧毁了所有粮草辎重,断绝了王当的追击之路。王当望火兴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冀州军脱困而去。

此战杀死杀伤和俘虏了大约六千多人,加上我们在邺城击杀的三千守军,袁绍共损失了大约一万军队和所有粮草辎重,袁绍遭到了重创。

目前大军已经包围了甘陵城,只待后续粮草辎重赶到后,即刻展开攻击。于氐根已经率八千人急赴云亭,明日凌晨可完成对公孙瓒的包围,彻底切断公孙瓒的退路。

由于我大军攻打邺城时伤亡了六千人,孙亲又留下了五千人守城,于氐根又率八千人急赴云亭,所以我攻城大军现在只有三万人。以三万人的兵力攻打重兵防守的甘陵城有一定的困难,因此……

张燕随即提出了只围不打,准备和赵云一部铁骑围歼即将渡河来援的田楷和刘备大军的新计策。

左右两路大军为了实施包抄合围之策,要迂回数百里,还要各自攻下一座城池,难度非常大。虽然李弘、麴义、张燕等人为此精心筹划了三个多月,但真正实行起来,能不能成功,李弘和诸将都没有把握。此时接到袁绍逃跑,公孙瓒被围的消息后,大帐内一片欢腾。

攻下两座城池,合围公孙瓒,这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公孙瓒败亡后,北疆军可以腾出手来收复渤海郡和河间国,扫清公孙瓒的残余势力。同时,也有余力对付可能北上的黄巾军。而遭到重创,丢掉了邺城和魏郡的袁绍,面对战事渐止的冀州,找不到任何反攻机会,短期内已经无法对北疆军造成威胁。相反,走投无路的袁绍只能更早地进入洛阳,和袁术、董卓打到一起了。

互相庆贺一番后,李弘和诸将立即围拢到地图前,商议张燕的提议。

公孙瓒的大军经过一天的血战后,至少有两万到三万的惊人捉失。不过,公孙瓒手上的主力一个都没有动,无论是铁骑,还是他从幽州带出来的精锐步卒,基本上都完好无损。如果这个推算是准确的,那么公孙瓒应该还有七万到八万的兵力。

现在北疆军在界桥的正面有两万五千兵力,在界桥的左面有赵云的两万铁骑,在界桥的右面和幽州军的后方有张燕的四万大军,总共八万五千人,双方兵力旗鼓相当。

“我们过去的打算是先以张燕和赵云的两路大军突袭袁绍,打垮袁绍,然后再迅速围歼公孙瓒。”朱穆神情严肃地说道,“现在袁绍虽然跑了,但打公孙瓒还是一样打。我不明白,张燕将军为什么突然要改变计策,转而攻打踪影全无的田楷和刘备?难道田楷和刘备已经渡河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