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2章 如临深渊 第18节(第2/6页)

“这些办法我已经上奏长公主和朝廷了。”李弘无奈地说道,“为了保证北疆今年能支撑过去,我打算再奏长公主和朝廷,立即裁减军队。”

张温、丁宫、蔡邕等人极为震惊地看着李弘,难以置信。

“大将军,你要裁减军队?”张温指着四周,激动地说道,“如今社稷动荡,战火四起,人人都在招兵买马,你却要裁减军队,你是不是疯了?这样下去,社稷何时才能得到拯救?”

“北疆的现状你们清楚,今年边军的军资是挪用屯田用资来解决的,那明年呢?”李弘说道,“冀州的现状你们也看到了,想不费一兵一卒,轻轻松松地拿下冀州,已经根本不可能,未来冀州必有恶战。几万大军打仗的钱粮从哪来?”

“这事长公主和朝廷必须要答应。”李弘不容置疑地说道,“把塞外五万步卒立即集结到雁门郡的平城屯田区实施军屯。”

李弘、朱穆、郑演等人不厌其烦地给几位大臣反复算帐,算来算去,这五万大军是非减不可。

张温等人最后给他们说服,上书长公主和朝廷,恳求长公主答应李弘所奏。张温把奏疏写好之后,还是不放心,又问道:“大将军,你确定目前这五万大军能拱卫洛阳,平定冀州?”

李弘笑道:“我曾追随大人征战西疆,大人应该相信我一定能做到。”

张温苦笑,“除了相信你,我还能相信谁?”

第二天,张温等三人启程往洛阳,临走把盖勋也拉上了。张温说,元固,你现在是朝廷的光禄大夫,又刚刚从长安而来,代表的是天子和长安朝廷。你应该随我们一起到洛阳去,助我们一臂之力。盖勋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

五月上,洛阳。

张温一行到了洛阳,朱俊带着一帮州郡官吏来迎。这其中有冀州安平国相张岐,东郡太守王肱,弘农太守杨懿,陈留太守张邈,冀州府的别驾李历,渤海郡府的从事沮授、耿苞,徐州刺史府的王朗,兖州牧府的刘翊,南阳太守府的杨弘等等三十多人。

张温、丁宫和蔡邕三人看到有二十多个州郡大吏亲自来到了洛阳,或者派来了府内高级僚属前来共商大事,非常高兴,信心大增。但随后的议事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让他们绝望至极,信心俱失。

议事的第一天,冀州安平国相张岐和东郡太守王肱就提出了皇统问题。长安一个朝廷,洛阳一个朝廷,事实上是两个朝廷。两个朝廷同尊奉一个天子,怎么尊奉?如果是一个朝廷分为两部分,那是什么朝廷?谁愿意尊奉?太傅刘虞大人既然不愿意继承皇统,那我们就从藩属国里挑选一个王室后裔为大汉新帝。

张温、朱俊、杨弘等人一致反对。

然后谈到朝廷构架。大臣们有的坚持要用太尉、司徒、司空的“三公”制,有的要用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三公”制。由此牵扯到皇权和相权的问题,继而张温就提出了改制设想。这立即引起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响,大家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争论非常激烈。

蔡邕这时又提出了朝廷的改制思路,其中涉及到了官学、治国策略等诸多问题,争论的规模随即增大。

大家辩论了一天,一无所获,最后张温说道:“所有的事都可以明天谈,但有一件事,今天必须要议定,那就是北疆在洛阳驻军的事。”

这次众臣的声音很整齐,一个都不同意。张邈指着张温的鼻子问道:“大人是不是收了骠骑大将军的贿赂?北疆在洛阳驻军,这话你也说得出口?你到底是拯救社稷还是倾覆社稷?”

张温差点气晕了,蔡邕急忙打圆场,“这是长公主的意思。长公主说,骠骑大将军和北疆军如果不到洛阳,她就不回来了。长公主年纪小,突遭此等变故,心里非常恐惧,所以她对骠骑大将军和北疆军极为信任,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