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马横枪篇】第12章.日蚀苍黄 第7节(第3/4页)

“徐州刺史陶谦呢?他一直没有回音吗?”

“没有。听袁遗袁大人回信说,陶谦一心忙于赈济灾民,找不到人。我看找不到人是假,推脱是真啊。”何颙冷笑道,“将来大人掌控了洛阳后,有些人应该回家养老了。”

袁隗摇手道:“伯求,问题就出在这里。陶谦为什么不愿意出兵相助?”

何颙皱眉道:“理由,我们没有出兵的理由,这也是我们现在急需要做的事情。没有大义,谁敢冒着成为大汉叛逆的危险出兵威逼洛阳?目前董卓的罪责还不够,废除少帝是一件,诛杀太后是一件,命令大军远征大漠穷兵黩武是一件,颁布告缗令是一件,但好像还不够。这些事目前还无法激起天下人的愤怒,我们还需要让董卓给自己挖一个更大的坟墓。”

“我们不仅仅没有足够的大义,还缺乏上下齐心,这大概是陶谦最不看好的一件事,也是我最担心的一件事,也是将来可能影响大局的一件事。”袁隗忧心忡忡地说道,“门阀世族之间有矛盾,这是必然的。尤其把董卓赶到西凉后,我袁阀居功至伟必然要掌控权柄,这是其他门阀所不愿看到的。关键的时候,他们会不会倒戈一击?现在愿意出兵的各地大员几乎都是我袁阀的人,有的是袁阀亲戚故旧,有的是袁阀故吏门生。但你注意到没有,这些人有的是我袁阀上一代的故旧,有的是袁滂的人,有的是袁逢的人,有的是我的人,还有的甚至是本初、公路自已的至交好友,所以,这些人能不能按照我们的计策同时出兵?出兵后能不能齐心协力?其他各地的官员对此事是个什么态度?这都是我们无法预渊的事,一旦出现问题,威逼洛阳之举可能半途而废。毕竟,董卓有十万大军,掌控天子和权柄,可以矫诏天下,实力不可小觑。”

何颙蓦然醒悟。“原来大人早有定计,下官惭愧惭愧。”

“伯求,我们的目的只是逼走董卓,让他交出权柄,而不是攻打洛阳,祸乱天下。”袁隗说道,“七月的时候,车骑大将军曾率兵南下威逼天子和朝廷,为什么没有打起来?为什么朝廷最后答应了车骑大将军的要求,那是因为车骑大将军和朝廷都没有打的意思。但这次不一样,董卓不是何进,包围京畿的大军也不是一个声音说话,一旦打起来,我大汉社稷势必倾覆在即,我等将成为千古罪人。”

“先帝留下了一封遗诏,把公主送到河间国,其实也就等于给我大汉留下了一份生机。”袁隗仰天长叹,“关键的时候,就要靠这只豹子以雷霆之威来稳定社稷。”

议郎张承匆匆走进了花园。

张承三十多岁,白面短须,宽宽的额头,神态焦急万分。他是前太尉张延之子。

“太傅大人,尚书周大人有急书叫我送来。”

袁隗示意何颙拆开先看。尚书周毖的急书,难道朝中又发生了什么急事?

“公仪今天到太学去了吗?”

张承躬身回道:“兄长上午就约了一批朋友去了,估计现在正在和太学的博士们辩论不休。”

公仪就是张延的长子张范,河东名士,从不受三公府征辟。袁隗要把女儿嫁给他,他睬都不睬,一口拒绝了。他父亲张延被奸阉害死后,他把赵忠堵在大街上骂了一顿,说赵忠一脸死气,离死不远了。这话还真的给他说中了。

“大人,太学最近非常乱,京中的名士大儒和诸生们整天吵闹,辩论没完没了,这样下去,迟早都要出事。”张承小声问道,“大人为什么要上奏朝廷建议设立古文经博士?难道古文经学也可以进入太学传授了?”

“为什么不可以?”袁隗笑道,“你祖父司徒张歆,你父亲太尉张延,还有你们兄弟三人,学的不都是古文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