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马横枪篇】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25节(第2/5页)

现在长平公主已经到了河间国,只有渤海王还羁留在洛阳。不过渤海王何时返回藩国,只能由天子和太后钦定。

至于李弘要求在十五郡驻军,以驻军校尉兼领太守的事,还有在冀州驻军,以冀州赋税填补幽并两州的事,朝廷绝口不提。

最后,朝廷要求车骑大将军李弘立即重整兵马,准备在八月北上征伐鲜卑国。

大臣们的这个奏议被赵忠和张让两人带到了长秋宫请太后过目。

太后听完赵忠的禀报,又仔细看了一下奏议,然后说道:“本宫对朝政的事不是很懂,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只要李弘能戍守北疆不再南下就行,但小董侯无论如何不能离开京城。”

“臣也是这么想。”张让说道,“李弘提出要在冀州驻军,又要渤海王归国,这明显就是想在北方拥立渤海王为帝嘛。现在太尉大人刘虞就在幽州,如果李弘和他联手拥立渤海王,这事情就不可收拾了,将来国家要大乱。”

何太后惊慌地问道:“爱卿可有什么办法?”

“以臣看,还是把渤海王改做陈留王吧。陈留郡就在京畿附近,陈留王即使要归返藩国,也在天子身边,掀不起什么大浪。”

何太后大喜,急忙准奏,命令赵忠立即拟旨。何太后心情轻松了,随即就心痛调拨给北疆的那一百亿钱了。

“这钱,能不能少拨一点?”

赵忠脸色一变,急忙劝谏道:“太后,这可千万不能减。黄河今年再发大水,成千上万的灾民纷纷涌进并州,李弘现在要的就是钱和粮食,如果因为这事激怒了李弘,那就得不偿失了。”

何太后吓了一跳,慌忙说道:“本宫准奏,立即下旨吧。”

参隶尚书事的大将军何进也拿到了这份奏议。

何进喊来何津,把奏议给他看了一下,问道:“河间国那边的事进行的怎么样了?”

“伍宕几次下手都没有成功。”何津说道,“太尉大人已经派三千兵到河间国保护公主,所以……是不是命令他们立即撤回来?”

“撤回来吧,此时没有必要激怒李弘。”何进说道,“遗诏既然在李弘手上,公主对我们就没有威胁。现在关键是要保护好渤海王,不能让他出事。”然后何进指着奏议上的最后几句话说道,“你看,李弘会北上攻击鲜卑吗?我们需要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驻军于晋阳和河东,否则洛阳的事很麻烦。”

“此时北上征伐的确是最好的机会,如果先帝仍在,李弘一定会义无反顾率军北进,但现在……”何津苦笑道,“现在并州灾民达到了数百万,北疆形势岌岌可危,你就是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北上征伐。所以,大将军还是放心吧,此事已经万无一失,不过……”

“不过什么?”

“大将军不觉得李弘变了许多吗?他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豹子了,他更加危险了。你看他这次为了维护北疆的安危和保证并州屯田见效,不但置先帝的遗诏于不顾,甚至还提出了许多违反律法的要求。”何津担忧地说道,“虽然他名义上都是为了大汉国,为了北疆和数百万灾民,但其实,他何尝不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不是为了自己的权势和荣华富贵。十年之约?十年后,他羽翼丰满,这天下还有谁能和他抗衡?”

何津指指案几上的奏议说道:“太傅大人和朝中的那帮大臣们以为可以利用李弘的忠义和北疆的存亡来威逼他北上征伐,他们为什么就不想想,假如李弘宁愿背负抗旨的罪名也不愿北上呢?太傅大人想利用北上征伐来铲除李弘这个隐患,是不是太过一厢情愿了?”

何进笑道:“今年大军北上的条件不是很好,何况在洛阳未稳之前,我也不希望他北上。但为了让朝中的大臣们答应他的条件,李弘还是可以适当做一点北上的姿态。等到我们满足了李弘的所有条件,他有权有钱有兵了,北疆的形势就会逐渐好转。到了明年,宫内的奸阉已经了无踪迹,而我也已经牢牢控制了朝政稳定了洛阳,那时,李弘就可以率军北上征伐了。自从去年鲜卑国爆发内乱以来,鲜卑人实力大损,这可是建下盖世功勋的最好机会,我也不想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