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马横枪篇】第9章.风卷残云 第18节(第2/4页)

司空刘弘说,如今青徐蚁贼肆虐,西凉叛军未平,出塞作战的条件根本不具备。要想出塞作战,必须先解决国内的叛乱。我们不能说有钱有粮了就可以同时在三个战场上开战,这纯粹是误国之说。鲜卑人先是连遭败绩损失惨重,后又为了争夺王权爆发内战,此时的鲜卑实力和檀石槐时期的鲜卑实力相比差距悬殊,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击败他们易如反掌,我们何须这样着急?

马日磾立即反驳说,刘大人只看到了鲜卑实力的削弱,并没有看到胡人联盟对我们形成的巨大威胁。过去我们出塞远击鲜卑人,匈奴人和乌丸人都帮助我们,但现在呢?现在东羌人,还有匈奴叛军和鲜卑人已经结成了结盟,三方联军共同对抗我们,实力不但没有减损反而还有增长。

匈奴人在匈奴单于庭分裂后隔河分为两部,于夫罗实力有限,自保尚嫌不足哪来多余的兵力帮助我们?而幽州的乌丸人连续叛乱实力亏损严重,目前除了代郡和上谷郡的几个部落以外,其他如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的乌丸人都是刚刚受抚,我们彼此不信任,当然更谈不上征调了。出塞作战如果没有大量胡骑的帮助,我们想取胜胡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北疆的大雪一旦化去,春天来临,万物复苏,胡人的元气就会迅速恢复,而我们因为行动缓慢,迟迟不愿出塞,大军也就失去了趁胜攻击的最佳良机,北疆边郡的收复难度将会大大增加。

光禄勋刘博说,太尉大人没有到边塞打过仗,不知道那里的情况。在大草原上,冬季很漫长,覆盖在草原上的大雪要到三月前后才能化去。也就是说,我们最快也要到四月底才能出塞。六月又是大草原上的雨季,如果雨水充足,整个夏秋都有大雨,在这种情况下,胡人将占据很大的优势。他们可以来去自如,而我们的步卒却不行。所以出塞作战不是大人所想象的那样简单,我们不但要准备充足,更要把握适当的时机。当年落日原大败,我们有一半原因是败在大雪上。如果那年大雪不是提前来临,我们至少可以撤回来一半人。那次出击塞外,我们就是八月出塞的,当时大草原上的雨季已经过去了,正是出击的最佳时机。

光禄大夫袁逢嘲笑道,按照刘大人所说,北疆大战要到八月才能开始了?到了八月,水草丰茂,牛羊肥壮,胡人势力大振,我们出塞作战的难度就更大了。胡人既然能在冬天打仗,我们为什么就不行?镇北将军麾下不是有数万胡骑吗?由这些胡骑在前厮杀,步卒随后跟进,大军定会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刘博无奈地说道,诸位大人,我们出塞是收复失去的边郡,不是远征大漠诛杀胡人,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请诸位大人务必要理解。以占据土地和城池为目标的大战和以驱赶胡人击杀胡骑为目标的大战有根本区别。此次出塞作战,我们的目的是收复边郡,是夺回城池,是解救被奴役的百姓,出战就要做到万无一失,所以准备充分是重中之重,务必不能仓促。

司空丁宫说,刘大人说来说去,无非还是担心国内的叛乱会影响出塞作战,导致北疆大战失利。但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西凉叛乱早日平定的可能较大。皇甫大人在奏章中说,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胜。陈仓虽小,但城垣坚固,守卫严密,不易攻破。王国兵力虽强,但久攻不下,叛军必然疲乏。皇甫大人打算趁着叛军疲乏之时发动攻击,以求一战而定,他有绝对的把握在三月之前击败叛军。西凉叛乱如果平定了,剩下的无非就是青徐蚁贼。刚才卢大人已经说了,青徐蚁贼因为缺乏粮食,很快就会陷入饥荒,撤兵逃遁泰山看来已是必然。在两处叛乱皆能平定的情况下,及时发动北疆大战难道还有什么后顾之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