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马横枪篇】第3章.风起云涌 第1节(第2/3页)

部队随即开始了在边境一带的野外实战演练。弹汉山王庭大吃一惊,派驻重兵在边境一带小心戒备。

8月中旬,李弘派出大量人手,用缴获的战利品到涿郡和渔阳两个大郡换回钱财,抚恤可以找到亲人的阵亡士兵家属。由于战事刚刚结束,幽州国库匮乏,而今年朝廷也没有从冀州,青州的税赋中调拨一部分给幽州,过去每年基本上都要划拨两亿钱给幽州使用,所以这阵亡士兵的抚恤也就无从发放。李李弘惧怕这事被人知道,不敢伸张,嘱咐铁钺秘密进行。铁钺虽然年轻,行事却谨慎入微,此事在他和田重两人的亲自督导下,进行的非常顺利。

玉石按照李弘的要求,去了一趟渔阳,拜访渔阳太守何宜和都尉田楷。渔阳郡是幽州仅此于涿郡的第二大郡,人口将近五十多万,远远高于其他州郡,如上谷郡,只有七八万人口。渔阳郡的物产丰富,盛产盐铁,是幽州赋税收入最高的郡。渔阳城和泉州城都产铁,这两地的工匠特别多,打造的武器和铠甲都是上等货。玉石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在互利互惠的条件下,游说渔阳的门阀富豪,以最快的速度提供一批上等武器。

何宜和田楷等一批官吏收受了玉石送来的好处,自然要废些心力,尽力帮他们低价购买,很快就帮助玉石凑齐了一批刀枪剑戟和足够五千士兵使用的普通甲胄。盔和铠虽然好,但太贵,实在买不起。玉石本能想给几个军候置办一套,问了价格之后立即闭上了嘴连看都不看了。

田楷悄悄对玉石说,李弘花重资建立风云铁骑,从目前看对幽州是一件好事,但李弘手上的钱财很快就会用尽,那些战利品无论如何都不够一万骑兵部队的巨大开销。一旦后期上谷郡和幽州刺史部不愿意承担这笔军费,从朝廷又要不到钱,这支军队很快就会解散。部队解散了,这笔钱不就是白花了。李弘为什么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玉石无奈地摇摇头。他对田楷说,估计是大人的脑子坏了,他过去的记忆一直恢复不了,现在做事情也喜欢独断专行,全凭个人喜好。他就喜欢骑兵。将来的事他也不靠虑。

8月下旬,李弘突发奇想,命令五曲部队展开步骑对决演练。三曲部队改做步兵,和两曲骑兵进行平原大战,从中寻找相互克制的办法。士兵们给李弘折腾的苦不堪言,颇有怨言。各部军候也来找李弘理论此事。好好的骑兵,为什么不充分发挥优势,反而弃长取短,训练步兵项目,是不是大人的方法错了。李弘一概不予理睬,我行我素,把他说急了,他就问如果发生了马瘟,战马突然都死了,大家怎么办?不打仗了,都逃吗?所以大家都不要吵,回去好好训练,争取上马就是骑兵,下马就是步兵。如果在演习中,步兵战胜了骑兵,有重赏,每人多发一个月军饷。如果骑兵败了,扣一个月军饷,各部军候屯长扣双份。这下军营乱了套,大家各出奇谋,天天都有新招,双方互有胜负,演习越来越激烈,逐渐伤员多了起来。这可把李弘吓坏了,赶忙先发点钱慰劳慰劳大家,稳定一下大家逐渐激奋的情绪。是训练,不是打仗,出了人命就不好了。

月底,上谷太守左膺上任。不久,幽州刺史杨淳到任。

如此同时,不好的消息却一个接一个地传到了幽州,让人们感觉到,曾经威临四海的大汉国,好象到了风烛残年一样,越来越脆弱无力了。

去年冬天,西凉北地郡的羌人与枹罕县、河关县(两县均在甘肃西南部)的汉人,因为不堪忍受当地官吏的横征暴敛,百姓们在没有活路的情况下,共同推戴了湟中郡(在青海的东南部)的归化胡人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为将军,杀死了护羌校尉泠征,聚众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