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史篇】 三国人物介绍-蜀(下)(第3/23页)

张鲁派遣部下杨帛诱降霍峻,要求共同守城,霍峻回答:“你们可以得到我的头,但是你们得不到这座城!”于是杨帛只好退回。

刘璋派遣将领扶禁、向存率领一万多兵众,由阆水而上,围攻霍峻。霍峻带领城中仅有的数百士兵顽强抵抗,扶禁、向存围攻一年多也没有成功。霍峻乘敌人松懈之机选派精锐部队发动袭击,于是大败敌军,并当场砍下向存的头颅。

[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

刘备平定西蜀,为了嘉奖霍峻的功劳,于是分出广汉郡一部分设立梓潼郡,任命霍峻为梓潼太守、裨将军。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

霍峻在任上去世,年仅四十一岁。遗体运回成都安葬。

历史评价:

刘备:峻既佳士,加有功於国,欲行酹。

陈寿:霍峻孤城不倾,有可纪焉。

人物之吴懿

字:子远

时间:166——237

籍贯:兖州 陈留郡(今河南开封)

官职:车骑将军 济阳侯

家庭成员:妹:吴

历史年表:

中平六年(公元189),随刘焉入蜀

兴平元年(公元194),任刘璋的中郎将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官拜为护军、讨逆将军

章武元年(公元221),为关中都督。

建兴八年(公元230),与魏延于南安界破魏将费瑶,迁左将军。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懿督汉中,行车骑将军,假节,和雍州刺史,进封济阳侯。

建兴十五年(公元237),率。

历史评价:

杨戏:车骑高劲,惟其泛爱,以弱制强,不陷危坠

人物之李严(后改名平)

字:正方

时间:?——234

籍贯:荆州 南阳(今河南南阳)

官职:中都护 骠骑将军 都乡侯

家庭成员:子:李丰

人物传记:

李严,以办事干练著称,在各处势力任职都受到器重,刘备伐蜀其间,李严率领部队投降刘备,任地方官,表现出其出色能力。施政上,李严是历任犍为太守中成绩最好的一位。军事上,曾两度平定地方上的叛乱。章武二年任尚书令。章武三年与诸葛亮同为辅命大臣,任中都护,留镇永安。建兴四年,李严因诸葛亮准备北伐而负责后方事务。移住江州,其间曾写信诱降孟达。建兴八年,因曹真大举伐蜀,受命带兵二万赶赴汉中,后代管丞相府事务。建兴九年诸葛亮北伐,李严督运粮草,但办事不力致使蜀军北伐被迫停止,李严为了推卸责任,不惜编造谎言诬陷诸葛亮,又想杀死督运领顶罪,直到诸葛亮用证据揭露其无耻行径后才认罪,加上李严平素自私,人际关系差,招致大部分同僚的敌视,所以被罢官流放梓潼郡。建兴十二年,李严闻知诸葛亮逝世,认为后人不会给予起用他的机会,于是气愤病死。

历史评价:

陈震: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陈寿:都护李严性自矜高,以干局达。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常璩:李太守,汉兴以來,鲜后显者。

诸葛亮:①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②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偪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谓平情在於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③平为大臣,受恩过量,不思忠报,横造无端,危耻不办,迷罔上下,论狱弃科,导人为奸,(狭情)〔情狭〕志狂,若无天地。自度奸露,嫌心遂生,闻军临至,西乡讬疾还沮、漳,军临至沮,复还江阳,平参军狐忠勤谏乃止。今篡贼未灭,社稷多难,国事惟和,可以克捷,不可苞含,以危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