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杂谈篇】 TChaptyang书友对长安兵变的分析(第3/14页)

贾诩找到了豹子布局的漏洞,一击而中。但值得庆幸的是张燕并没有失去理智,他明白这姿态可以作,顶多比大将军想要做的激进一些,但兵却不能调,军队一旦调动就相当于开始奏响末日挽歌了。赵云也不愧是豹子选中的人,虽然不成熟,但最起码也能推测出调兵后果多严重,很聪明的知道找李玮去破局,李玮手里有豹子的手令,这是大将军的信任,关键时刻他必须要站出来,他清楚这种时候保护大将军的利益就是保全他自己,他要控制局势,与张燕一样,他知道绝对不能让兵马进入栎阳城,那就真坐实了兵谏的罪名,北疆和朝廷只能走向分裂,不死不休了。

兵马会调动吗?豹子会不得不以自身为缓冲吗?在大人的笔下,大将军是神,不是人。

===

很多年前,张温等一干老臣到北疆寻求豹子帮助的时候,坦率的提出了他们的改革目标“将天子置于律法之下”。必须承认,士人集团的理想非常远大,他们的改革目标也非常非常的先进,君主立宪啊,那个一千多年前的时代就已经有人提出了这个先进概念。但是,领先时代半步是天才理论,领先时代一步就只能被历史的车轮碾碎了。那个时候,年轻的豹子对于制度国策还只是一知半解,但是,也许是出于他野兽般的直觉,他敏锐的意识到了其中潜藏的风险,他委婉的拒绝了。豹子支持改革,但他改革的目的是要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他要这天下人吃饱穿暖,他要求改革必须实打实能解决实际困难,他对于士人那个远大的官制改革理想表示精神上的支持。

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对的。历史上激进的理论家,改革者,终逃不过陨命的下场,妄图加速社会潮流的涌动就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豹子非常聪明,非常谨慎,这是个天才的军事家,一法通而万法通,他在政治上虽然没有完全成熟,但已经开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要在保全自己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改良国策,这完全符合用兵之道。他非常有耐心,极为清楚改革这东西急不得,要想少流血就千万要刹住步子慢慢的,一小步一小步的来,每一次都是顺势而为。

极为讽刺的,士人为了他们崇高的理想而让这天下浴于血火让生灵涂炭,他们认为一时的留血会换来万世的和平,他们愿为此抛头颅洒热血,百死不悔,正是士人亲手拉开这乱世的序幕。

哪里会有完美的制度万世的和平?君主立宪在门阀不具备压倒性力量的情况下能够成功吗?社会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吗?

豹子不看好士人的这种理想官制,他从头到尾强调一句话“我忠于天子,忠于朝廷”,他坚持扶持小天子,要靠拢皇权,而不是和皇权对着干,搞君主立宪。豹子是个温和的改良派,他固执的认定缥缈的理想现在与万民无益,美好的未来是画饼,不能为了将来的大餐而牺牲现在手中存有的粮食。他是武人,出身卑贱,他这二十年的杀戮存活了更多的百姓,他杀人是为了救人,他是真正珍惜天下生灵的性命。

===

那个,何疯子冲到栎阳去保护长公主,李玮跑到北大营找张燕,大家都决定不出兵,而且保全长公主,但限制她的权利,要把青兖人士斩杀一空,北疆士人武人控制朝廷。

还有,双方一致推举吕布当天子刺杀案的替罪羊。要在大将军赶回来之前把事情都办离索。

再来看看李玮,这位同志绝对是个超级领先于时代的天才,激进的改革者,理想家,他第一次见到豹子就劝人家造反,他的激进程度比之一干老臣甚至更为激烈。老一辈的士人好歹还停留在制约皇权,认为皇权相权只要达到制衡就好了,而小李同志认为这还不是完美官制,他还要再进一步-直接推倒皇权,这样一来,外戚,宦官,多少年来衍生于皇权的危机一下都解除了,皇权作为象征保留就行,真正治理天下只要拥有相权足矣。这是多么天才的理论啊,都已经有了民主制的雏形,如果豹子能够恢复他后世的记忆,这绝对是个君臣两相宜的局面。但问题是,这个前提条件到现在都没有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