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卷【人物传记篇】 诸生传九(第3/3页)

“呵呵,仲渊想说的是粗鄙卑贱之事吧?”王剪看着尴尬的李玮,笑着说,“不妨,夕日薛勤曾对陈蕃言,一屋之不扫,何以扫天下?今日我借此言,如今西凉纷乱,百姓食不果腹,若我连一家之腹尚不能饱,又如何敢言饱天下之学?”

李谢二人对望一眼,皆感拜服,谢明又问:“如今西凉战事稍定,先生何不聚集门徒,重开讲堂?否则不是失了王老先生的‘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宗旨?”

“敛之所言甚是,只要有一丝可能,我也想重开讲堂。但如今的西凉,百姓朝不保夕,士人也都无心向学,局势糜烂至此,实在叫人无可奈何。”王剪话锋一转,忽然措辞严厉起来,“况且当今天下经学,往往重末抑本,士人求学,常沉迷于考证先贤之言,而不知善用;又常劳心于论辩机锋,而留于清谈。”

王剪看对面两人微微点头,若有所思,便接下去说:“今上喜好辞赋,书法等杂学,本来也无可厚非。即使为杂学立鸿都门学,那也算是为天下寒士另开一门,算不上是一件坏事。然而今上却任用此类杂学之士为官,却是乱国之道,长此以往,大汉将无有能治世之吏也。鬼神符命之言则流毒更广,如今世人往往推崇所谓易学大家,以为可以上知天命,下知祸福,更有甚者,生病不找大夫,而去跪拜巫婆神汉,这是多么可笑。如此之世,即使开坛讲学,又有什么用呢?”

李玮和谢明在过去的求学过程中虽然对这些事也有些想法,但并没有当作可以祸国殃民的问题去考虑,如今听了王剪一席话,只觉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一下子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如今的大汉确实学风不正,士人喜欢钻研易学,杂学,末学甚至符咒之学的比比介是,连皇室也以此为尊。至上而下,整个大汉社会都被一种迷信鬼神的思想所控制。

两人忙问可有解决之道。王剪苦笑道:“我自停学后,也常思解决之道,如今之计,恐怕只有正本清源,由官府下令,才能慢慢改变这股流毒。但我看如今大汉朝廷,很难有这个决心和魄力。我曾想也许一州一郡之地先行施行可能会容易些,于是就拜会了本郡郡守和掾吏祭酒,但应者寥寥,所以目前也有些心灰意冷。”说罢神情黯然。

李玮和谢明也不知如何劝慰,三人又聊了些经史之类,颇为投机。一直聊到掌灯时分,一同用过晚膳后,李玮和谢明告辞,王剪送出大门,李玮执王剪之手动情道:“望师伯能为大汉,为天下守志不改,他日若仲渊能执掌一地,必竭力为先生实现心愿,重正学风。”

王剪淡然一笑:“仲渊有此志当然最好,但需知事有可为有不可为,如今西凉动乱,仲渊要去汉阳为官,一切小心了。”

二人第二日离开临泾往南,三天后到达了汉阳郡的郡治冀城。

到了冀城,李玮把行李车马都叫给谢明安排,一个人急急的就去太守府报道。

经过通传后,来到太守傅燮的房门外,站在门旁静静地等候传召,忽地听到里面一声大喝:“你这废物,百无一用的东西,给我滚出去!”直把初来乍到的李玮吓的魂飞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