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部 长河落日 四 父子入阵(第2/8页)

这是幸村真假难辨的作战方略。他对自己眼睁睁看着基次和兼相丧命而表达的歉意,也许并非谎言。若非如此,大坂士众说不定都已萌发了临阵脱逃之念。

在人皆变得疯狂的战场上,要保持像清水一样的冷静,实在甚是难得。真田幸村便是想利用这种至难的冷静,给予关东大军痛快一击,然后离开战场。

此时,没有任何消息说明家康的主力已经出动。

到了正午,阳光透过云间的空隙,直直照射到大地上。星田定是下过了雨,家康也定是害怕泥泞,才不愿出征。在小心谨慎的家康面前,幸村只要佯装退却,家康便一定不想放过这得胜的机会,必在今夜率军前来。若从此地撤退,战场便只能选择天王寺到冈山一带。去岁冬役中,那里也曾发生过激战,家康也定然会在熟悉的茶磨山布阵。

幸村欲在茶磨山张开大网静候家康。在他眼中,已无战争的胜负,只有对“战事永远无法消灭”之事实的坚信。基次输给了家康的识人之恩,甘愿前去送命,但幸村却无那般单纯,他以为,真正的报答,是夺取家康性命,让世人明白,这个世间永不存在什么安逸的太平!

众人在藤并寺的民宅中商议完毕,时已正午。

幸村离开毛利,和渡边内藏助的人马会合,组成了军队右翼,朝着道明寺河沿右边的誉田进发。他们出发之后,才发现到处都藏匿着后藤部负伤的士众,才知基次已完全溃败,但谁也不知基次战死时的情形。

幸村进发时尽量避开道明寺正面。因伊达必然来此处,伊达军中应该有女婿片仓小十郎。翁婿战场相见,幸村心中有些为难,有些不忍。他感觉出伊达政宗和大坂城内的洋教神父有些联系。伊达在战场上到底会如何?若能及早知此,对明日的战事有重大意义。幸村寻思,要对付伊达,最好的办法就是莫把他当成敌人。

幸村来到河岸边时,一群乱兵慌慌张张朝这边跑来。“何人?你们是何人手下?”幸村在马上喝道。

乱兵回话,说是北川宣胜部下。既是自己人,就不能坐视不管,幸村咬牙掉转马首。

这里可不值得我真田幸村拼上性命!虽然心中如此算计,他却不能袖手旁观,因为今日之战将直接影响全军士气。

幸村打马急进,看出北川宣胜已经陷入苦战,遂立刻命令同行的儿子大助幸纲前去助战,自己则驱马来到北川宣胜跟前。此时,他还不知将北川宣胜逼至如此困境的敌人是何人。

“北川大人,你带兵后退二三町,这里就交给我了。”

为了让已经溃败的军队再次振作,重新面对敌人,这是唯一的办法。幸村令北川部撤退到大助幸纲后方,大助则摆开枪林阵,迎击敌军的骑马火枪队。这样一来,撤至真田后方的北川便能稍作休整,重新迎敌。那时的北川部,将不再是夹着尾巴四处逃窜的败军,而会变成一支勇猛的军队,成为真田的后援。

幸村领兵打仗,总是能巧妙地将力量和人情组合分配。今日,他便是如此巧施腾挪之法。已溃散的北川部在幸村的指挥下往后撤退,幸村直接指挥大助幸纲和渡边内藏助拉开战阵。与此同时,已经作好准备的真田火枪营,对着敌军的先头人马一阵扫射。

疯狂的扫射震动四方,战场局势顿时发生逆转。北川士众已停止逃散,他们的溃逃和撤退变成了诱敌深入。真田的兵马挥舞着长枪猛攻,双方一番激战之后,敌军撤退,两军之间拉开了五六町距离。

“敌方撤兵实是故意,要小心行事。这是何人的兵马?”幸村停下马,打量着已经喘过气来的北川部,问道。

“敌将乃是伊达手下大名鼎鼎的片仓小十郎。”北川宣胜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