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部 长河落日 一 夏役开战(第2/7页)

浅野的先头部队到达佐野,已是午时四刻。此时,长晟率领的主力也随后到达了樫井川对岸的信达。信达曾是大野治长的领地,故治长老臣北村喜太夫和大野弥五右卫门正等着大坂军到来,以起事呼应。但他们正要起事时,浅野得知消息,立即活捉了喜太夫,杀掉弥五右卫门,由此揭开了两军对垒的序幕。

浅野长晟面对的大坂军,有人说是四万,有人说是两万,即便号称四万有些夸张,但对于只有五千兵力的浅野来说,大坂军仍然数倍于他们。

这支大坂军的总大将自是大野治房,麾下聚集着道犬治胤、郡主马、冈部大学、塙团右卫门、淡轮六郎兵卫、御宿勘兵卫、米田监物等人,个个都是猛将。其中的御宿勘兵卫正友,关原合战时战败受斥,一怒之下弃甲而去,投了越前的忠直,因与主君不和,又愤然离开。现在他仍然扬言,战争胜利之后,要领封越前。大野道犬和郡主马原本就是丰臣家臣。余者不管冈部大学则纲还是米田监物,都是不好对付的角色。他们率领的两万大军,个个都是嗜血的浪人,到处烧杀抢掠,甚是不得民心。堺港的百姓对他们更是恨之入骨。指挥放火烧了堺港的乃治房之弟道犬,他后来被堺港百姓乱棍打死,此为后话。

这样一支极端残暴的队伍,在二十八从堺港行进至岸和田贝冢附近。若对其正面迎击,浅野军根本不堪一击。

总大将大野治房原想命塙团右卫门和冈部大学为先锋,一举击溃岸和田的小出吉英,把队伍推进至纪州。但小出吉英和前来增援的金森可重并肩为战,严守军令,紧闭城门,按兵不动。治房只好将道犬留下盯住岸和田城,自己率军从贝冢朝佐野进发。

浅野军的先锋到达佐野似后,确认后续人马已陆续到达樫井、信达,则稍事休整,以与后续部队不差太远。

先头部队的大将为浅野左卫门佐、浅野右近和龟田大隅三人。正当三人聚在一处准备用午饭时,尾崎一个叫九右卫门的百姓奔来,禀报大野治房已朝此杀来之信:“报告大人,大野主马亮治房率两万大军杀来,先头许已至贝冢。”

在此之前,浅野军始终未摸清敌军动向。

“大事不好!速派人前去探听虚实。”

探事的不久便回报:“敌军确已至贝冢。”

“多少人马?”

“大野治房、塙直之、冈部则纲、御宿正友、米田监物等人合军一处,号称两万。”

“两万?”浅野左卫门佐立道,“两万也好,三万也罢,不过是些乌合之众,我们打他个落花流水。”

战争往往靠一鼓作气,己方先锋不足两千,但既已来到这里,撤退反而会伤了士气。浅野左卫门佐正是出于这种想法,才说要一鼓作气将敌军击溃,但龟田大隅却严肃地提出反对。

“敌军虽是乌合之众,但人数大占优势,士气又旺,只怕难以抵挡。大人也听到了,对方人数超过两万,从堺港到岸和田一路高歌猛进,烧杀而来。在这种情况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我军好不容易鼓舞起士气,要下令撤退吗?”

“非怯阵,而是退至可一举击溃大军的地段,诱敌深入。”

“哼!此举仍是害怕敌军。”

“此言差矣。如可正面迎敌,我们也可正面出击。但佐野地形如此,不宜阻击。因此,必须迅速撤离到安松、长泷一带,待敌军气焰渐渐消退之后,再一举将其击溃,以进军大坂。这才是正确的用兵之道。”

双方各执己见,无法抉择。于是,浅野右近介入调停,派人把双方的意见原原本本禀报了浅野长晟。长晟却担心领内乱事,对此颇为慎重。“不错,在佐野迎敌的确不占地利,让右近和大隅撤退到安松、长泷一带,左卫门佐撤退到樫井川,面向大河,在河沿布阵,等待敌军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