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部 大坂风云 二十二 险出独眼(第4/6页)

政宗刚说到这里,家康就举起手打断了他:“此事我早已决定,无论是谁,一律据俸禄高低出人。”说着,又把视线移到本多正纯身上,淡然道,“上野大人,此事只需暗中传达各大名即可。”政宗心里又是一沉。他和儿子远江守秀宗共率一万人在松屋町口固守。

因而,他自然想留下来看看大坂日后的情形。他伊达政宗在诸大名返回本领之后,完全可以率领一万兵马入城,一旦有胜算,他极有可能再赌一把,鼓动洋教徒起事。可是,家康对此似已有细心的算计和周密的安排。

在家康的命令下,本多正纯把早已备好的写有各大名所出人伕数的纸取出,道:“大御所大人明日一早就将拔营返回二条城。此令原定二十七日在二条城发布,既然已经论及,那就在此处先行内示。”说着宣读起来。

“三万石以上,五万石以下,三十人;五万石以上,七万石以下,五十人;七万石以上,十万石以下,一百人;十万石以上,十五万石以下,二百人;十五万石以上,二十万石以下,四百人;二十万石以上,二十五万石以下,八百人;二十五万石以上,三十万石以下,一千五百人;三十万石以上,五十万石以下,两千人;五十万石以上,一百万石以下,三千人……”

听着听着,政宗的斗志逐渐消失。至此,他只能给众人留下一个他是何等忠诚地为幕府效力的印象,然后退下。家康的思虑天衣无缝,找不到丝毫纰漏。

腊月二十六,家康已撤回二条城,此时,负责填埋护城河的人也已决定,由松平忠明、本多忠政、本多康纪三人负责。由于小藩也为此次出征花费了不少钱,手头拮据。体谅到这些难处,三奉行决定把他们的徭役免了。

可这三人却陆续接到了三万石以下的不出人伕的大名的请愿书。加之众大名大呼不公,只好又追加命令,令一万石以上三万石以下诸藩各出二十人。

尽管如此,世人还是对填埋护城河持有不同看法。

大名们刚刚还与大坂对峙,他们内心只有强烈的敌意,偌多人都想参与填埋工事。接下来就是德川谱代的算计了,他们认为,家康这次处置过分温和,甚是不公。大坂若能体谅家康的情义,便不会忘掉关原合战后的大恩,发动乱事。

关原合战时,德川与西军两厢一刀两断,以武力对决,注定弱者倒下,强者夺取天下。可是,家康却对丰臣遗孤百般怜悯,现出让其永远存续的慈悲。这让世人产生了一种错觉,德川似在向丰臣氏低头。德川究竟从丰臣氏得到过多少恩义?谱代们只记得受过丰臣氏诸多欺侮,并未记得得到过什么爱怜或庇护。

家康和秀吉长期积蓄的实力差别,造成了今日力量的悬殊。因而,现在仍对秀赖施以怜悯的家康,的确让人感叹,但,德川绝非惧怕大坂。“要彻底消灭他们,免得再让他们做谋叛的美梦。”德川谱代众口一辞。

但伊达政宗的考虑则更加复杂。他衷心希望大坂城能保存下去。他目下尚不知,远赴欧罗巴的使者会带回何等惊天动地的消息。但无论如何,也要等着看最后的好戏……他还有一个可怕的想法,即要当着不久于人世的家康的面,让将军秀忠在自己和班国的联军面前摘下头盔,认输投降。到时,新的将军便是女婿忠辉。至于“大御所”之位,不用说,已不姓德川了……

家康撤回二条城的同时,填埋护城河的工程也正热火朝天展开。由于年关将至,加之参加填埋的下级武士和人伕归乡心切,工程进展迅速。眼见着瓮城被掘开,土堤和箭楼从地面消失。淀川的取水口处,下身只裹布片的人伕们一面在寒风中喊出震天的号子,一面堆起堰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