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部 关原合战 三十二 代掌天下(第2/5页)

“器字?”

“是鸢、鹰、鹤、伯劳鸟,抑或麻雀?”

且元猛挺起身子,一时答不上来。良久,方道:“必选其一否?”看来,此问令他颇为难。

“片桐,家康明白你的心思。既是主君,自当不问其贤愚。即使有些欠缺,亦当豁出性命去尽力辅佐,才是大丈夫所为。但家康明知这些,却还是要点破。因为,我必须根据少君秉性德才,来为他选择辅佐之人。这不仅仅是为了眼前之需。”

“大人真是深思熟虑。”

“让他继承十五万或二十万石领地倒也罢了。毕竟是太阁遗孤,大坂城之主,不为他思量,罪莫大焉。信长公把天下交给了太阁,太阁又将其权柄交与了家康,我们三人好不容易让天下平定,我不想让它在一朝之内化为乌有。”

“恕在下多言……”且元小心翼翼道,“若少君非鹰,大人就要取消他与千姬小姐的婚约吗?”

“你似乎误会了家康的意思。”

“在下只是担心两家不和。”

“阿千与秀赖的婚约,非由你我二人决定,此乃太阁遗命。无论少君是麻雀还是伯劳鸟,二人的婚约都不会因此改变。少君即使无德无才,依然是太阁之子。况且,我也不信太阁之后会是麻雀。人要信守约定,这约定背后有着美好的祝福。难道不是?”

且元长长舒了一口气,他往常的每一言都局限于丰臣氏的命运,回想起来,不禁羞愧难当,遂道:“内府大人,恕在下冒昧,能不能听且元说两句。”

“刚才我已说了,但言无妨。”

“少君年十六岁交还天下的约定,内府大人究竟如何思量?”

家康长叹一声:“我当然不能忘记。正因为不能忘记,才问你秀赖的前途和器量。”

“大人的意思是,只要他有器量,就把天下交还与他?”

“片桐,他若器量超群,即使有人不想交,他也必然会取得天下大权。相反,若他器量不够,家康刚把权柄交给他,恐怕立刻便会天下大乱。倘若明知会招致天下大乱,还把天下交与他,自是违背了与太阁的约定。”家康叹一口气,续道,“太阁临终时,有正念,亦有妄念。当太阁头脑清醒、心存正念时,就把家康叫到枕边,泪流满面让家康好生守护秀赖,依秀赖器量采取应对之法……”

片桐且元如被鞭笞一般。是啊,太阁临终之言,其实并非都是他真正的想法。且元自己也一样,昨日与今天的话,竟有天壤之别,自己甚至都为之震惊。内府从一开始便是这般考虑的……理智地看待眼下的时势,或许应这般去想,但感情上却不容许。

“片桐。”家康又道,“这个尘世,究竟能否遂人愿,你我都很是清楚。现在,我们就坦诚地聊聊。”

“是。”

“当初犬子信康切腹时,我也不堪忍受,几次想拼一场。但我还是忍了。为何?我明白,若不支持信长公,相同的悲剧就会在天下反复。应仁以来的战乱,带给天下苍生几多灾难!这种灾难就连少君都无法幸免。对这些情形,太阁清醒时,比家康还清楚。故,遵照太阁正念,才是家康的职责。”

“那么在下有话直说。”片桐且元认为,除了向家康吐露真情,以把秀赖置于家康保护之下,已别无选择,“在不才眼中,少君既非鹰,亦非鹤,他充其量,只是一只……麻雀。”

“哦,那么,能不能把他培育成一只雄鹰?”

“这……”且元忽然伏下身子。

“你怎的了?”

“即使内府为少君选择了辅佐之人,可淀夫人……淀夫人却不一定会答应。”

听了这话,家康把剩下的话咽到肚里,许久沉默不语。他早有预料。信康被信长赐了切腹,大半原因乃是来自其母筑山夫人的罪过。无论平岩亲吉多么严格地培养他,也还是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