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部 关原合战 二十九 全新版图(第4/7页)

人们议论纷纷,但终究不知家康真意。

九月二十六,家康宿于淀城。二十七,家康带着随从昂然进入大坂城,进城之后,先拜谒了秀赖母子,然后进驻西苑。家康入住西苑的同时,秀忠住人了二道城。

听说家康入城,人们争先恐后前来道贺。家康在西苑最先迎来的是敕使。敕使贺道:“天下太平,万民无不安泰……”

家康的进城给天下苍生带来多大的安慰啊,从敕使的话中,人们不难想象到世人的欣慰。关于是日情形,时人太田牛一《庆长记》载:

圣上遣敕使,称感慨良深,即刻便欲委公为征夷大将军。摄政、公卿、诸寺、城、都、奈良、堺,以及五畿贵者皆驰至,贺以金银珍宝,不可胜数。奏事奉行……将其呈上一一过目,然后仔细包装。笔者身份卑贱,其时盛况难以悉睹……

家康正式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乃是庆长八年二月,而如今,他已得天皇盛赞。

在家康眼中,战事取胜尚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经营天下。赏功罚罪以及领地划分,各种问题都会接踵而来,稍有不慎,便极有可能又起纷争。在关原大战中指挥一方大军的统帅,此时必须变成令行禁止的执权柄者,不能让任何人对全新版图有丝毫异议……

在世人眼里,这一切或许称得上是一段传奇。从江户出发乃在九月初一,那时,家康东两两面受敌,就连麾下诸将都有很多通过掷骰子来预测前程。可是,仅仅过了不到一月,家康再次进入大坂城时,天下大局已定。这是奇迹,还是幸运?

对于家康,这一切无非水到渠成,是周密算计的结果,因此,日后也还要照神佛所托,继续按计前行。目标只有一个,便是“杜绝战乱”。德川氏的荣华、诸将的归附,都只不过是达到目标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为什么元寇之役的胜利最终导致了镰仓幕府瓦解,家康曾经深深思索过这一问题。

彼时,日本一致对外。人尽其力,物尽其用,全力抗击忽必烈入侵。所有寺院一齐为胜利祈祷,连北条时宗都亲临战场,龟山太上皇也把御笔亲书的字幅献到八陵祈祷胜利。朝野齐心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可不久之后,这胜利却导致幕府瓦解,这却是为何?因为北条时宗故去后,幕府失去了威信。为了抗战,苍生已陷入了极度贫困。但大敌当前,世人自能协心一致,节衣缩食,以供战阵之需。然而取得胜利之后,生活的贫穷就会直接滋生不满,人情汹汹,怨怒不断。

“我等那般浴血奋战,可如今竟依然受苦!”

“若是没有我们,何来胜利?”

寺院、武士、大名、庶民,全都心怀不满。而幕府缺少对于这种严峻形势的应对之术,未能有效地安抚贫困,扶救百姓。战胜后的贫穷,与战时及战败后的贫穷都不一样。世人怨怒难耐,天下岂能太平无事?对于此事,家康刻骨铭心,故此刻他正殚精竭虑,只欲妥善安排战后事宜。

家康一一接见了集结到大坂的诸将,九月三十,他把井伊直政、本多忠胜、神原康政叫来,让他们下达第一道命令:“你等三人在上面署名,后交与福岛和黑田。”

三人扫了一眼内容,顿时脸色大变、面面相觑、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命令为佑笔所书,三人署名后,即可直接交与福岛正则和黑田长政,连落款日子“九月三十”都写好了。

一、因欲处置萨摩诸事,望迎接中纳言(秀忠)进入广岛城,此乃太阁生前吩咐之事,沿路诸城,务必派人严加把守。

二、众位家老务必送人质。

三、毛利辉元妻室迁至本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