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 枭雄归尘 二十八 太阁遗志(第2/5页)

清正说完,宁宁转身对着他,“我也经常这么说给阿松听。”

“阿松夫人?”

宁宁轻轻点头,“阿松和利长母子心心相通,真是令人羡慕啊。”

“在下明白。正是由于利长,才让大纳言泪流满面,改变了主意。真不愧是大纳言啊,一旦回心转意,就雷厉风行。在与德川大人交换誓书之前,大纳言先亲赴伏见拜望内府。这样一来,一切隔阂都娴消云散了。”

“大纳言亲去?”

“是。尽管大纳言病痛缠身……因此,连利长也吃惊不已,不得不加以阻止。这也难怪。至于内府如何反应,暂且不说,德川氏的那些旗本大将却已个个刀剑出鞘,慷慨激昂,杀气腾腾……”

宁宁忘情地探身道:“那么……大纳言大人究竟如何回答?”

清正又拭了一把泪,“大纳言大人责备利长。”

“那是为何?”

“大纳言斥责道:他有三个儿子。可太阁却只有幼主一个,而且,世上还有人豁上性命也要保护遗孤。他理解儿子的心情,可他即使在伏见遇刺,也绝不后悔。只要是为了幼主,无论多么危险,他也要去,绝无顾忌……”

“利家竟是如此忠心!”

“是,他还说,再阻止他,便是不明他的忠心。如他在伏见遇刺,兄弟几个要么和德川决一死战,要么就撤回老家,任凭他们自己抉择。”

宁宁许久无言。还叫犬千代时的利家,她就甚是了解。正因如此,她还稍微有些惭愧。因为在此之前,她还经常怀疑利家:太阁难道真如此信赖这个昔日好友?或许是因为太阁临死时,实在无人值得托付,才不得不把利家定为托孤老臣。可她万万想不到,利家竟然为了信义,死且不惧。他定是预感余日无多,才想尽最后的忠心。

“太阁真是结交了一个好友。”宁宁叹道。

“是啊。”

“三成若能有利家心意的一半,便能和内府相安无事。”

听提到三成,清正慌忙把话题岔了开去:“大纳言拜访伏见一事已决定下来,大意已通过堀尾大人转达给内府。”

“大纳言何时动身?”

“他想尽快消除天下人心惶惶之气氛,否则还不知会发生什么事呢……正月二十九便要出发。”

“二十九?”

“是。待双方言归于好,就由堀尾、中村、生驹三位中老在四大老和五奉行之间斡旋,好让双方互递誓书,平息事态……否则,太阁的葬礼便无法在二月举行。这也是大纳言原话。”

“他的病情无大碍吧?”

“大纳言说,即使死于途中也无所谓,该做的必须要做!”清正语气十分严肃,“关于此事,在下还有求于夫人。”

“只要我能办到,你尽管说。”

“大纳言赶赴伏见,希望夫人允许在下和浅野幸长、细川忠兴三人陪同前往。”

“要你们陪同前往?”

“若让前田家臣陪同,在下实在过意不去。若有我们三人同去,无论德川家臣怎么闹事,也绝不会让他们动起手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说着,清正十分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当然,所有的侍女都已被打发出了这个房间。坐在近旁的,只有那个半睡半醒、毕恭毕敬的老尼孝藏主。

“什么原因?”宁宁有些纳闷,“我不明白。”

“除了为大纳言壮行,还有牵制的意思。”

“牵制?”

“是。此人在下不提也罢。在幼主身边,有人总想煽动大纳言,挑起事端,然后以太阁之名大肆煽动、拉拢天下大名,发起纷争。”

“这事我也略知一二。”

“一旦此奸佞之徒获知大纳言的随行只有前田家臣,不定会玩弄阴谋。可若在夫人的吩咐下,由我们三人随行,料此人也不敢轻举妄动。因此,我们三人并非出于私念,而是为了丰臣氏大业,在夫人的吩咐下才去的。希望夫人能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