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 枭雄归尘 十九 三成抢势(第4/5页)

三成吃了一惊,气呼呼竖起白扇,“增田大人,以你的身份,竟说出这等话来,难道不觉脸红吗?”

“此言差矣,幼主尚懵懂无知,你我理当考虑周详,准备齐全,任何情形下都不出重大纰漏才是。”

“你这么想,是正中敌人下怀啊。”

“你这话是否太过分了,治部少辅?”

“真是对牛弹琴!”三成嗤之以鼻,“右卫门,若照你所说,天下和丰臣氏互不相干,下一个天下人已决定了……你难道还不明白吗?”

“你的意思是,天下会被拱手让与德川家康?”

“难道还用我说?他本就自诩为天下第一,再加上太阁生前已把政务悉委与他……他完全可以拿太阁的话抵挡质疑。一旦他得逞,你可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你有何办法阻止德川?”

“幼主尚年幼,政务才交由内大臣家康来打理,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幼主成人,他就应当恭恭敬敬把权柄奉还,不是吗?”三成气急败坏,语气像在责骂下属一般,“假如你们一开始就把天下和丰臣氏分开而论,家康就会产生他是仰仗实力掌握了天下的错觉,借机灭掉丰臣氏。”

“可是……”长盛刚一开口,三成又严厉地阻止了他:“你貌似目光长远,实际无非幻想!现在绝不允许我们见风使舵,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设法让丰臣氏存续下去。故,必须把天下和丰臣氏视为一体!幼主成人之时,定恭恭敬敬奉还权柄。若我们还不下这个决心,日后如何掌控天下?万万不要中了敌人的奸计啊。”

增田长盛愤怒地闭了口。看来,他与三成无论如何也走不到一处。照长盛的想法,家康实力强劲,十分可怕,可是,一旦接受了他,他就变得不可思议地温顺。小牧长久手之役时的家康,已与进入大坂城后的家康截然不同了……顽固的家康曾让太阁都束手无策,可是自从打消了对家康的偏见之后,长盛就觉得他如同绵羊一样温顺老实。

家康最初来大坂城,乃是天正十四年(一五八六)之后的十二年,实乃多事之秋。至今仍在继续的朝鲜之战不消说,利休居士切腹、关白秀次自尽、与大明议和、议和破裂之后处分三成和小西行长……无论何事,家康处理得均颇有分寸。每次,家康都会尽量多地救人性命,受他救助之人已为数众多。甚至议和破裂时,三成也受到了家康的恩惠。正因家康是此种人,长盛才认为应舍弃敌意,向其表达善意。

德川家康也曾是一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骁勇虎将。而如今,他既是已故太阁指定的摄政之人,其孙女千姬又与幼主秀赖有婚约。若抛弃敌意与之接近,不用说幼主,到了幼主与千姬的后代,家康的血脉就直接成了丰臣之主……与其对家康敌意大炽,不如逐步接近,让两家合为一体。虽然长盛一直这样考虑,可三成哪能接受?

三成又道:“增田大人好像对家康很信赖啊。”他眯缝着眼,仿佛看透了长盛内心,冷笑不已,“看来,你真把家康看成了一个忠厚正直的长者,他可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简单啊。”

增田不语。

“我并非故意吓唬你。其实,家康从一开始就冷静地算计好了,对于太阁大人年迈、体虚、血脉不足诸事,他心里一清二楚。为了夺取天下,他方伪装得如此温顺。我们须给这老狐狸一个机会,让他显露出本性。我就不信揭不穿他的真面目。”三成于威逼中夹杂着嘲笑,“我们的对手乃是一只历经磨难、神通广大的老狐狸,绝不能被他迷住。而防止被他迷住的护身符,就是把天下和丰臣氏视为一体。一旦我们丢弃了这道符咒,天下就立时四分五裂,他亦会随之生起歹心。为丰臣氏存亡之计,须坚决反对家康代丰臣氏治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