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 南征北战 五 光悦进言(第2/5页)

“若开战,会怎样?”

“必败无疑。”

“哦?”家康看了看茶屋和小栗大六,无奈地笑了,“看样子是没办法了,就连德川家康也救不了女儿和女婿。”

“正如大人所说……人常因固执和迷惑坠人深渊。因此小人认为,就算只有我们这些人,也必须匡扶正道。”光悦干脆地说完,方才松了一口气,擦擦额上的汗水。

家康渐渐被光悦吸引——真是敢想敢说之人!也许是光悦每日与刀剑打交道,身上自然而然附上了刀之魂,能够明辨是非,坚决果断。他突然压低声音道:“光悦,小田原的事我已知了。你却似意犹未尽。”

“是。”

“你在这次的北野大茶会上看到了什么?”

光悦有一刹那显得很吃惊,眉宇间闪过困惑之色,“很风雅,真的是古今未见。”

“仅此而已吗?你不认为此乃盛世之光?”

“恕小人直言:言之尚早。”

“哦?你是何意?”

“世上还有无数并不热衷茶道之人。茶会对风雅之士而言,诚为不错,但对于不解风情之人,却毫无意义。”

“那么关白大人用心何在?”

“豪雄的用心,我辈无法猜测。请大人见谅。”

“光悦,你能明白日莲祖师的心思,却无法洞察关白大人的用心?”

“惭愧。何人都能清晰地看到太阳,却无法看到命运之星。难解之物,比可解之物更加伟大。希望您能理解。”

家康凝视着光悦大胆而清澈的目光。此人有着连武士也少有的气魄。他对光悦有了更大的兴趣,“既如此,假如你是关白,你会不会举办这次大茶会?”

“我是关白?”

“茶后的闲谈而已。”

光悦微微笑了,他的笑容就像未谙世事的孩子般纯真,“小人想先谈谈自己的事。实际上,小人还有一个老母亲。”

“嗯。”

“小人之母知道我很想用别人送给敝家的一块绢做衣裳,但她要把这份喜悦和众人分享,就把这块绢裁成了几十块方巾,送给了家里帮工们的女眷,至今也没给我做新衣。这是我的回答,希望大人明察。”

家康不由拍了拍膝盖,“怎样,茶屋?”茶屋无言。家康又道:“令堂没有拿那块绢做衣裳,而是把它分给了众人?”

光悦又笑,“家母所行,方是真正的茶道啊。”

“哦。我还有一事想向你打听,绝非在试探你。德川家康今天遇到了良师益友,想多多向先生请教。”

“这实在是……您太抬举小人了。”

“若是你,你会以什么来代替大茶会庆祝天下太平?”

“这个嘛,”光悦想了想,“我会施粥。”

“施粥?”

“在洛中洛外的寺院架起大锅,施予大家。”

“哦!”

“此时没有关白,没有乞丐,没有商家,也没有武士,同锅同食,走向新的太平生活。”

“真是志向远大啊。”

“是,我对别人也这样说。准备好锅,囤好米粮,以备不时之需。由天子下令,将这些锅、米交给关白保管,让百姓安居乐业。在百姓饱暖之前,关白应恭恭敬敬继续用粥。”

家康忙道:“光悦你是说,关白应以粥度日?”

光悦又笑了,“小人以为,此乃匡扶正道的根本。”

“哦。”

“自己极尽奢侈,还对百姓指手画脚,自非天理。世上若有非理之事,必定会有动乱发生。平民出身的太阁必须有这种忍耐力。天下尚未富足,要诸事节俭……待到无人挨饿,方能建立寺院,举办茶会,甚至观赏歌舞……”

“好!好!光悦。”家康拍了拍额头,“哎呀,你好生严苛。我告诉家中武士,自己不耕作,还耽于奢侈,自会增加百姓之苦。我虽以麦饭为食,但依你的说法,还是太奢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