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崛起三河 十一 回冈崎(第2/5页)

“去家庙吧。”忠吉道。坐在枯草丛中默默无声的人们听到这句话,纷纷抬起头。

“好好,冈崎城从此有了主公,有了可以团结千万人力量的主公!”那些不知内情的下级武士家属以为次郎三郎此次会留在冈崎城。队伍行进时,跟着的人群中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现在主公是骏府大人的亲戚。”

“对。如果骏府的人撤回去,冈崎城就又是我们的了。”

“对,一起努力。今年定大获丰收啊。”

“无论如何,这都是难得的喜事。春天提前到来了。”到大平并木之前,不过四五个人替次郎三郎背着简单的行李;而快进冈崎城时,队伍已如伊贺八幡宫祭神日那样庞大,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次郎三郎大大方方信马前行,当他觉得喉咙有点哽咽时,只能抬头望着天空。人们愈是欢欣鼓舞,次郎三郎心中就愈是悲哀。因为他还没有能力满足众人的期待。不管是去骏河为人质,举行元服仪式,成婚,还是回冈崎扫墓,他都不过是遵义元的命令行事。而接下来义元会命令他做何事,也已再清楚不过了——为义元进京做扫除障碍的先锋……那意味着,要和已经巩固了尾张地盘的信长决一死战。一想到要带领这些已疲惫不堪的家臣去和生活富足的尾张精锐之师血战,一想到冈崎人誓死拼杀的场面,次郎三郎就心如刀割。

看看今日吧!已然来到了祖宗的坟墓边,却无家可归。即使那大树寺,只是因为有了今川氏的允许,才会痛快地接受自己。我,难道是个无家可归的大名吗?不,自己已被巧妙地剥夺了身为大名的所有权力,不过是寄人篱下的一个人质。不仅是自己,妻子、刚刚出生的女儿,也都是人质。

“先去伊贺八幡神宫参拜吧。”队伍转到官道方向时,次郎三郎望着左边的冈崎城,不动声色地对走在前边的忠吉说道。

“也好。”忠吉来到他马边。轻轻嗫嚅道:“之后再去月光庵。”

次郎三郎不答,只是抬起头望着清澈湛蓝的天空。从忠吉口中,他得知父亲广忠的遗体一度放在大树寺,后来才被秘密葬在月光庵。

忠吉大概是害怕被众人如此信赖着的次郎三郎过于哀伤,特意提醒了一句。次郎三郎心中一阵悲恸,暗想,父亲之死终是冈崎人不愿多谈之事,遂定下心来。扫墓之事且推到以后,今日要忘掉父亲!

过了伊贺桥,松平氏祖祖辈辈尊奉的伊贺八幡出现在左手边。次郎三郎在八幡神官前下了马,迈上长长的石阶。虽只有十五岁,他已完全知道如何控制内心深处的悲伤。他直直地望着神殿,脸上看不到半点悲伤和哀愁。

参拜结束,次郎三郎对着两眼蓄满泪水的植村新六郎轻轻点点头,退出神宫,悠然跨上马背。“祖父也曾在这一带纵马驰骋。”忠吉还未答话,大久保老人先点点头:“正是。现在想起来……血枪九郎背着赤红的长枪,我扛着旗帜,不知多少次从这里经过……”老人没有哭,突然发出枯涩的笑声。

当一行人来到鸭田乡大树寺时,已是日上三竿。

松平氏第四代祖左京之进亲忠建造的这座净土宗佛寺,在这一带是凌驾于城池之上的建筑物。自从次郎三郎的祖父清康于天文四年修复了七堂寺后,已经过去了二十多个春秋,但大树寺仍然不见有荒废的迹象,关上寺门后,坚固得如同堡垒。

“恭迎诸位!”住持天空大和尚亲自迎了出来,殷勤地招呼着他们。他身后站着大约四十个威武的僧侣。这些人是在纷争乱世里为了保卫佛家净地的护寺僧人,并不为僧兵。

次郎三郎在门前下了马,疾步向天空和尚走去。“有劳大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