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攻取石国(下)(第5/5页)

特勒点了点头,这也算是一个解决之道,他又回头问儿子远恩道:“那你呢?你的决定是什么?”

远恩叹了口气道:“我与李庆安算是老相识了,在龟兹、在长安、在扬州、在北庭,我一次又一次地求他,可最后他还是把火焰石给了妹妹,我与他已经没有什么合作的可能,如果你们愿意投降他,我不反对,但我会成为一个普通人,不会效忠于他,父王,你请便吧!”

特勒有些遗憾,但儿子心意已决,他也不好再勉强了,他最后看了一眼众人,见众人都目光坚定,便缓缓道:“那好!我们正式归降大唐,重建石国。”

石国的东城门终于打开了,城墙上插上了投降的旗帜,一队队士兵举着武器出城,将武器放下,立刻有唐军引领他们远远离开了城池,半个时辰后,石国国王特勒带领妻女、儿子、贵族和大臣将领约三百余人出城了,这一次他不再负荆请罪,换上了几十年未穿的大唐的朝服,却依然用金盘端着石国的泥土跪在地上,高高举过头顶,他的臣下们将大食封予的官印和官服都整齐地摆在地上,也换上了唐朝的服饰。

“大唐敕封顺义王、石国吐屯特勒进献石国土地予安西李大将军。”

和上次说着同样的话,但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他们心悦诚服地投降大唐,不仅是国王本人,所有的大臣和贵族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这便是一个国家的决定,属于一种不可动摇的国策,同样,远恩王子则坚持他的理念,他在大唐与石国举行受降仪式时,趁北城唐军撤退,悄悄地离开拓枝城,他将赌注押到了大食的一方,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还会在石国王宫正式接过粟特总督的权杖。

李庆安在数十名唐军将领的簇拥下,大步走来,他扶起了国王特勒,握着他的手笑道:“我们是不打不相识,我相信石国从此以后,将永远成为大唐最坚定的盟友,大唐将和粟特人一起,将大食赶回阿姆河以西。”

特勒激动地面向拓枝城,高高举起了他和李庆安握在一起的手,城上数以万计的民众顿时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声。

“万岁!大唐天可汗万岁!”

……

(说明:李庆安和高仙芝最大的不同,就是对待粟特人的态度不同,高仙芝是采用血腥镇压石国的手段,将粟特人逼向了大食,最终失道寡助,导致怛罗斯之败;而李庆安是采用联合粟特人的策略,利用他们渴望摆脱大食人残酷剥削的积极一面,合纵连横,以图共同对抗大食,这就是天下,绝不仅仅是战争。)